首页 > 旅游 > 露营 > 露营资讯 > 探路者将投资8亿元建设10个多功能式户外露营地

探路者将投资8亿元建设10个多功能式户外露营地

来源:客运站丨时间:2016-06-17 15:23:32
探路者发布的公开资料显示,其露营滑雪及户外多功能体验中心项目将建设多功能式营地 10 个,北京、成都各两个,杭州、上海、广州、深圳、郑州、南昌周边各一个,其中除上海、广州、深圳外,其余多功能式营地还将新建滑雪场。 据了解,该项目投资总额为82184万元,10个营地按照计划将在两年内分批建成。哪些因素促使探路者涉足重资产业务? 宏观政策层面: 近年来国家重点发展和支持的新型旅游业、户外露营地、冰雪运动等产业。多功能式营地建成后将形成多个户外体验基地,不仅为自驾旅行、房车旅行者提供更舒适、便捷的住所,冬季也为游客和冰雪运动爱好者提供滑雪场地,一年四季拉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本项目的建设能促进自驾旅行、房车旅行成为社会风尚,促进滑雪运动在中国大陆特别是南方地区的普及,为游客提供多层次、深度的户外体验,在国家和地方政策上具有可行性。 中观行业层面: 中国露营地近年来才开始发展,数量远少于其他国家,并且设施配置和体系标准尚未健全。随着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即将进入5000美元的阶段,居民对休闲、旅游、

度假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户外运动逐渐成为城市各阶层生活的一部分。多功能式露营地强化了娱乐、休闲、商务等多项功能,空闲场地可用于对外承接会展业务,如户外嘉年华、房车展销会、户外用品展览会、商务会议、集体婚礼等事宜,以及为企业、学校等团体提供素质拓展、员工培训、户外教育、探险等特色主题活动,冬季通过造雪系统形成户外滑雪场。 可见项目具备充足的市场需求。 微观公司层面: “探路者”品牌和户外用户积累是项目顺利实施的保证。探路者户外用品和旅行板块已经吸引了1000多万的用户,形成庞大的用户群。该项目是进一步延伸户外产业链的重要举措,完成后,可作为今后开展体育赛事、社会活动等平台载体,通过已有数据为露营地导流,获取有效客户,并将其发展成为探路者户外用品的专销渠道。 盛发强:中国户外市场潜力远未释放 探路者坚守户外而非体育 探路者董事长盛发强日前接受《21CBR》采访时表示,“户外”和“体育”是运动的不同分支,差异显著,比如同样是跑步,马拉松属于体育范畴,越野跑更偏向于“户外”类目。至于装备供应,体育一般针对具体类目提供相对标准化的产品,而户外环境更极端,针对不同野外环境,对产品有特定要求,比如登山服的设计,并非越保暖越好,而是要在轻量化、速干和保暖间取得平衡。 探路者坚守的领域一直是户外而非体育,在盛发强看来,中国户外市场的潜力受到客观环境压制,远未释放。“美国有流行的房车文化,有2 万块以上的野外露营地,且根据骑行、登山等主题高度细分。国内露营地加起来不超过200 块,当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国内户外市场一定会有飞跃发展。”盛发强举例说,美国户外运动产品年人均消费890 元,韩国600 元、欧盟300 多元,而中国户外用品年人均消费只有23 元人民币。 谈及增长时间窗口,盛发强认为,户外用品2015 年已有回暖迹象,2016 年、2017 年迎来回升,2018 年将达到20% 的增幅,尤其冬奥会的承办将推动产业上行。盛发强说:“国家号召3 亿人上冰雪项目,哪怕真正只有1亿人,其中三分之一购买滑雪装备就是200 亿元,探路者在行业领先,占据十分之一的量,就有20 亿元的销售,抓住这类线索很重要。” 盛发强相信,户外消费和人均GDP 存在紧密关联,他本人进行了大量研究:当人均GDP 在1500 美元时,保龄球开始兴起;人均GDP 到6000美元时,跑步兴起;上升到8000 美元时,骑行和滑雪会流行;当人均GDP 过万美元,划艇等水上项目崛起。对企业而言,提前布局的时机非常重要,探路者在户外装备领域主要定位登山、滑雪、户外徒步和越野四大领域,同时针对骑行推出品牌阿肯诺(ACANU)提前卡位。 2015 年上半年,探路者6.76 亿元的收入主要由探路者主品牌贡献,而户外服务将是探路者下一个重要战场。 探路者的商业模式正从产品供应商转变为服务提供商,除了滑雪场,其线下布局可能涉及户外体验和度假村相结合的“多功能中心”,为用户提供全方位户外度假体验,打造某种意义上的“户外迪士尼”,甚至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户外旅游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