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网 > 四川政府网 > 成都政府网 > 都江堰政府网

都江堰市政府网

  • 中  文  名: 都江堰市政府网
  • 官        网: http://www.djy.gov.cn
  • 地        址: 灌口镇都江堰大道299号
  • 服务热线: 028-87116722
  •             

都江堰市政府网简介

  都江堰市是成都市下辖县级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以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而得名,被誉为“天府之源”。全市幅员面积1208平方公里,辖13个镇、5个街道、1个乡,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69个城市社区和187个农村社区,城市建成区35.3平方公里,截至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约71.63万人,户籍人口约61.88万人。都江堰市也是四川省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县(市)”。2012年,全市GDP超过208.18亿元。都江堰是国际旅游名城,古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有“青城天下幽”之称的青城山,是中国道教发祥地。都江堰市旅游资源富集,拥有举世瞩目的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是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先后荣获“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等殊荣。

  都江堰在新石器时代是古老蜀族活动地区,与古蜀国的建立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秦惠文王灭蜀归蜀郡。政区设置始于秦,称湔氐道,汉升为县。蜀汉时改称湔县,不久改为都安县,属汶山郡。西晋徙都安于今聚源镇导江村,在都安旧治(今灌口街道)置晏官县。自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守李冰创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后,这里先后为道、郡、军、州、县所在地,并逐步发展成为成都平原西通藏卫、北达甘(肃)青(海)的交通枢纽,川西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西晋后期战乱频繁,政区设置变化极大。刘宋,汶山郡治迁灌口,辖都安、晏官二县。南齐武帝永明元年(483),划今都江堰市岷江以西地域及崇州市、汶川县部分地置齐基县(治所在今青城乡五里村),与都安、晏官同隶汶山郡。南梁于齐基县置齐基郡,郡县同治。北周天和三年(568),汶山郡还治;改晏官县为汶山县,仍属汶山郡,废都安县以其地入于郫。天和四年(569),废齐基郡,改齐基县为清城县(治所在今徐渡乡古城村),属犍为郡。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废汶山县,以其地并入郫县。唐高祖武德元年(618),于汶山县旧址设镇静军,于都安旧址置盘龙县。六年(623)改盘龙县为导江县,属蒙州,清城县属蜀州。玄宗开元十二年(724),改清城县为青城县。前蜀武成元年(908),改镇静军为灌州,辖青城、导江二县。宋乾德四年(966),改灌州为永安军,仍辖青城、导江二县。太平兴国三年(978),更永安军为永宁军,不久改为永康军,辖县不变。熙宁五年(1072),废永康军为永康寨,以导江隶彭州,青城隶蜀州。哲宗元祐元年(1086),复置永康军,仍辖青城、导江二县。南宋末废永康军为灌口寨。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以灌口寨地置灌州,裁撤青城、导江二县,以其地入于灌州。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降灌州为灌县,十年(1377)撤崇宁县入于灌县,十三年(1380)析出复置崇宁县。清代、民国沿袭。1950年01月19日,灌县人民政府成立。1959年2月,郫县并入灌县,8月又分置。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灌县改为都江堰市。1997年,都江堰市面积1207.7平方千米,辖12镇16乡。市政府驻灌口镇。

  1999年,都江堰市辖12镇、16个乡:灌口镇、蒲阳镇、石羊镇、玉堂镇、幸福镇、中兴镇、柳街镇、聚源镇、天马镇、崇义镇、龙池镇、青城山镇;胥家乡、驾虹乡、金凤乡、向峨乡、土桥乡、安龙乡、两河乡、大乐乡、徐渡乡、沿江乡、民兴乡、青城乡、大观乡、白沙乡、麻溪乡、虹口乡。

  2000年,都江堰市辖12个镇、16个乡。

  2004年09月08日,都江堰市撤销青城镇及麻溪、金凤、驾虹、土桥、沿江、徐渡、大乐、两河8个乡。将原青城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青城山镇;青城山镇政府驻原青城镇场镇正中街。将原麻溪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紫坪铺镇;紫坪铺镇政府驻紫宽街。将原金凤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蒲阳镇;蒲阳镇政府驻和平街。将原驾虹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胥家镇;胥家镇政府驻石龙上街。将原土桥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崇义镇;崇义镇政府驻官家花园。将原沿江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柳街镇;柳街镇政府驻五一村。将原徐渡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石羊镇;石羊镇政府驻政府街。将原大乐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安龙镇;安龙镇政府驻海棠路。将原两河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大观镇;大观镇政府驻双风路。

  2004年,都江堰市辖17个镇(灌口、幸福、蒲阳、中兴、聚源、天马、崇义、龙池、柳街、胥家、安龙、大观、紫坪铺、翠月湖、石羊、玉堂、青城山)、2个乡(向峨、虹口),49个社区委员会、333个村委会;面积1208平方千米。2014年2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都江堰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撤销紫坪铺镇、虹口乡和翠月湖镇。将紫坪铺镇和虹口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龙池镇管辖,将翠月湖镇所辖行政区域划归青城山镇管辖。2014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都江堰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撤销灌口镇和幸福镇,设置灌口街道、幸福街道、银杏街道、永丰街道、奎光塔街道5个街道办事处。

  行政区划编辑截至2014年,都江堰市下辖5街道、13个镇、1个乡、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名称直辖

  街道灌口街道、幸福街道、银杏街道、永丰街道、奎光塔街道

  镇蒲阳镇、聚源镇、崇义镇、天马镇、石羊镇、柳街镇、玉堂镇、中兴镇、青城山镇、龙池镇、胥家镇、安龙镇、大观镇

  乡向峨乡

  经济开发区

  都江堰经济开发区

  都江堰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地处岷江出山口。介于北纬31°44′54″-31°02′9″之间,东经103°25′42″-103°47′0″之间。东西宽54千米,南北长68千米,面积共120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都江堰地跨川西龙门山地带和成都平原岷江冲积扇扇顶部位。市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都江堰山地丘陵面积占65.79%,平坝面积占34.21%。地势从高山、中山到低山再到平原逐级降低,海拔592-4582米,相对高差3900米。都江堰市在地质构造体系上,属华夏构造体系,跨成都平原和龙门山地区两个不同自然地理区,地貌单元属岷江冲积扇一级阶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呈阶梯分布,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说。

  气候环境

  都江堰市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历年最冷月平均气温4.6℃,最热月平均气温24.4℃。平均年降雨量为1243.80mm。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年际总量变化不大;在空间分布上不均匀,由东南向西北,幅度在1100-1800mm之间;雨季平均开始于5月21日前后,平均结束于9月14日前后;一次降雨持续最长日数20天。区内主导风向:NW,C,风向频率(%):12、41,最大风速:17米/秒,平均风速:1.3米/秒,本地无台风出现。年平均最大相对湿度80,最小相对湿度75,月平均最大84,月平均最小60;年平均最大绝对湿度15.2,最小绝对湿度14.3,月平均最大绝对湿度32.4,月平均最小绝对湿度2.8;30年来的气象监测表明,都江堰市空气湿度指数低于成都市各区(市)县。历年平均气压933.7,极端最高气压958.7,极端最低气压912.2;最热季节的平均气压925.9,最冷季节的平均气压938.7,雨季气压928.0。全年晴天日数120天,阴天日数95天,雾天日数7天,历年平均日照时数1016.9小时,历年平均雷暴日数28天。

  自然资源编辑生物资源经济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籽、药材、蚕桑等多种农产品,是国家发展茶叶、川芎、红梅、黄柏、杜仲、厚朴、猕猴桃生产基地。植物种类繁多,有高等植物208科、1130属、3127种,其中木本植物1000种,有国家列为珍稀濒危的重点保护植物46种,有珙桐、连香树、水青树、银鹊等“活化石”。还有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等30余种国家保护动物。矿产资源都江堰市有矿产资源数十种,大理石、花岗石、石灰石、石英砂、河沙等建筑材料。

  人口编辑截至2010年末,都江堰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210521户,家庭户人口为601211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86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14人减少0.28人。男性人口为331637人,占50.40%;女性人口为326359人,占49.60%。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2.51下降为101.62。0-14岁人口为72391人,占11.0%;15-64岁人口为509444人,占77.43%;65岁及以上人口为76161人,占11.5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7.33%,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4.39%,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4%。

  经济编辑综述

  都江堰市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49.3亿元,到2009年GDP达116.6亿多元。2012年,都江堰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08.18亿元,比2011年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1.99亿元,比2011年增长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6.17亿元,比2011年增长17.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0.02亿元,比2011年增长12.6%。一、二、三产业比重为10.6:36.6:52.8,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6%、47.6%和48.8%。都江堰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30.86亿元,比2011年增长16%,民营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62.9%。

  第一产业

  2012年,都江堰实现农业增加值21.99亿元,比2011年增长4.5%。都江堰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6.87万亩,总产量16.61万吨,比2011年下降1.2%;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2.29万亩,总产量1.95万吨,比2011年增长1.8%。畜牧业生产小幅增长。2012年,都江堰生猪出栏75.03万头,比2011年增长3.4%;猪肉产量5.11万吨,比2011年增长3.5%;家禽出栏1104万羽,禽肉产量2万吨,比2011年增长4.1%。全年新增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1.2万亩、设施农业2400亩;新增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企业6家。

  第二产业

  2012年,都江堰工业完成增加值48.51亿元,比2011年增长17.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3.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1%,拉动GDP增长4.2%。都江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6家,完成增加值38.38亿元,比2011年增长19.3%。2012年,都江堰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66家,完成建筑业增加值27.66亿元,比2011年增长17.7%,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13.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6.4%,拉动GDP增长2.2%。

  第三产业

  2012年,都江堰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62亿元,比2011年增长12.3%,总量和增幅均位居三圈层第一位。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3.94亿元,比2011年增长18%;零售业实现59.51亿元,比2011年增长9.9%;住宿业实现2.08亿元,比2011年增长15.9%;餐饮业实现15.09亿元,比2011年增长20.4%。2012年,都江堰接待游客1731.4万人次,比2011年增长1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6.61亿元,比2011年增长21.8%,其中门票收入2.71亿元,比2011年增长12%。

政府网站查询

  • 选择省份:
  • 选择城市:
  • 选择区县:

天气预报 更多>>

都江堰天气

  • 今日
    高温 17℃
    低温 11℃
  • 明日
    高温 16℃
    低温 12℃
  • 后天
    高温 16℃
    低温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