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网 > 江西政府网 > 上饶政府网 > 余干政府网

余干县政府网

  • 中  文  名: 余干县政府网
  • 官        网: http://www.yugan.gov.cn
  • 地        址: 暂无
  • 服务热线:
  •             

余干县政府网简介

  余干县,江西上饶市辖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东与万年县接壤,西连南昌、进贤县,南与余江县、东乡县毗邻,北邻鄱阳县、都昌县,位于东经116°13′45〞-116°54′24〞,北纬28°21′36〞-29°3′24〞。全县总人口100万人,通行赣语。国土面积233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1.6万亩,水面96.5万亩,山林79.1万亩,草洲21.8万亩,地貌以低丘和滨湖平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部丘陵向西北缓慢倾斜,过渡到湖滨平原。纵贯全境的信江分东西支流注入鄱阳湖,基本构成为“四水三山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下辖27个乡镇场,372个村委会,县政府所在地玉亭镇位于余干县中心,陆路距南昌56公里、景德镇市100公里、鹰潭68公里,位于三市之中;向东至上饶市区167公里,素有“八省通衢”之称。特产主要有余干辣椒、红毛鸭、卢家肉鸽、瑞洪乌鱼、瑞洪神口香猪等。地理环境编辑气候

  余干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多年平均气温为17.8℃,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5.2℃,极端最低气温为-14.3℃,最热月平均气温29.7℃,极端最高气温为40℃。近10余年,冬季气温逐渐变暖,大霜、大雪、大冰冻天气少见。(1)气温:本地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春暖、夏炎、秋爽、冬寒,气候平和,四季明显,水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多年平均气温为17.8℃,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5.2℃,极端最低气温为-14.3℃,最热月平均气温29.7℃,极端最高气温为40℃。近十余年,冬季气温逐渐变暖,大霜、大雪、大冰冻天气少见。(2)光照: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72小时,日照率42%,太阳辐射总量100.29千卡/平方厘米,历年平均无霜期为256天。(3)降水、蒸发:年平均降水量为1586.4毫米,4、5、6月为降雨集中季节,占全年降水量的40-50%,月平均降雨量都在200毫米以上,年平均蒸发量为1557.7毫米,7-11月的蒸发量均大于降雨量,有明显的伏旱和秋旱现象,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4)风:城区常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夏季主要风向为偏南风,年平均风速3.5米/秒,本地属赣东北较多大风区,57%的大风出现在4、7、8三个月。1964年曾出现过最大风速超过40米/秒(12级以上),对县城造成严重破坏。

  地形

  余干县地形地貌基本上由低丘和滨湖平原所构成,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部丘陵向西北缓慢倾斜,过渡到湖滨平原。海拨高度一般为150-250米左右,最高峰李梅岭海拨高度290米,最低点在北部皇帝帽,海拨13米左右。余干县辖区的中部为平原区,东南部为低丘区,西北部为湖区。地表结构大体分为四水、三山、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是一个名符其实的“鱼米之乡”。县城处于信江下游的河谷松平原上,除东山岭地势较高外,县城其他地方地势都较为平坦低洼,湖泊众。

  水文

  信江为流经余干第一大河。源于浙赣两省交界的怀玉山东北麓平家源,经玉山、上饶、贵溪、鹰潭、余江等县市,再由县东南炭埠入境,至潼江滩分

  余干县风景图两支。一支由东向北,经过县城马背咀入珠湖,称东大河,另一支向西经瑞洪入鄱阳湖,称西大河。另外县城边缘还有三塘河和互惠河,在大兴水利时被堵塞,今已成为无源之河。信河年平均流量888立方米/s,98年最高梅港水位为29.84米(吴淞水位),70年最枯流量为60立方米/s,最低水位18.04米,81年最枯流量为50.8立方米/s,最低水位17.93米。洪水频率为5%(以上数据来源于1993年余干县城总体规划设想)。县城内地下水资源丰富,在余干县内信江河谷的松散岩孔隙水区中部,即枫港——县城——保安山煤矿一带覆盖岩溶水,县城-杨港一带,含水层汇水面积达68*106平方米,覆盖型裂隙水开采资源量为31.4万吨/日,地下水位3——6米,可做县城供水源地。地表水有信江东大河,流经县城,多年平均径流量175.6亿立方,县城周围河段为二类水质。

  地质

  余干县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其形成的构造特征可分为社庚至五雷复背斜,余干镇至枫港复向斜,瑞洪至康山坳陷带等构造带。余干县城无沉陷、坍落、滑坡、风化等不良地质现象,根据《福建江西地震列度图》余干地震列度为6度。县城属二级阶地冲积平原区,地面土层较厚。城中心市湖一带结构不稳定,属山前冲积扇,有纵横交错沟塘,沉积时间短暂,土层大体分为:填土层、含淤泥轻亚粘土层、亚粘土层、细砂层,分层无明显界线,并有尖灭现象。填土层、含淤泥轻亚粘土层、亚粘土层的承载力低(5-10T/平方米),不能作为天然的地基持力层。县城外围干越大道一带土层结构较稳定,大体为填土层,粉质粘土层,中砂层园砾层,粉质粘土有良好的承载能力,是较好的天然地基土。

  自然资源编辑余干自然资源丰富,有着丰富的湖、洲、田资源和许多独特的物种资源,是全国水产畜禽基地和全省渔业十强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盛产余干枫树辣椒、芝麻、花生、大豆、莲子、藜蒿、薏仁、芡实等农特产品。全县水域有鱼类资源118种,是鄱阳湖银鱼、甲鱼、鳜鱼、河蟹、珍珠等珍稀水产品的集中产地。同时,有着煤、瓷土、焦宝石等丰富的矿产资源。

  土地资源

  余干县地域总面积为233636.35公顷,其中耕地为69360.25公顷,园地1029.65公顷,林地为38871.04公顷,水面有64023.67公顷。人均土地面积5.13亩,人均耕地0.93亩。

  水资源

  余干县地处鄱阳湖南岸,雨量充沛,湖泊星罗棋布,河港纵横交错,水量丰富,地表水径流量大,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5.79亿立方米,工程蓄水和天然湖塘蓄水可达1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蓄水量2300立方米,耕地亩平均占有量2086立方米,在全国排列中属丰水区,地下水位高,潜力大,有充足的水源。

  能源

  余干县自产能源有生物质能源、常规能源、新能源三种,理论蕴藏1495万吨标煤,人均占有量6175公斤标煤。

  矿产资源

  勘探资料表明,能源矿有煤、石油;金属矿有钛、铁、砂金、岩、赤铁矿和锰矿;非金属矿有瓷土焦宝石、石英石、紫砂土、粘土。

  生物资源

  水产余干县可养殖水面34.9万亩,已养殖面积16万亩,这些水域水草丛生,浮游生物丰富,是发展水产生产的良好基地,余干县现共有鱼类25科113种,有鲤、鲫、鳊、鲶、青、草、鲢、鳗鲡、河豚等种类,还有甲鱼、湖虾、湖螺、天鹅、白鹤、大雁、银鱼、象形珍珠等珍贵的水生动物。水生植物有莲藕、菱角、芡实等,可充分发挥水面优势,采取多品种,多层次,高密度养殖。草场余干县各类草场理论产草量为62.22万吨,可载畜20.2万黄牛单位,常见牧草品种有10科41种,为发展草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森林余干县森林资源覆盖率为20.5%,余干南部为低丘山区,林木种类属用材林地,主要有杉木、毛竹、马尾松等;余干中部地形起伏不平,属经济林地;余干北部为平原水网地区,属平原防护林地,有枫杨、水杉等。鸟类余干县管辖的鄱阳湖地区是各种鸟类的良好栖息场所,被省列为候鸟保护区。

  名优特产编辑余干县为上饶市西部农业大县,物产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境内土特产主要有余干枫树辣椒、余干乌黑鸡、藜蒿、黑芝麻、粉丝、芡实等农特产品,有鄱阳湖银鱼、酒糟鱼、黑蚬、青虾、鳜鱼、河蟹、乌鱼等珍稀水产品。余干枫树辣椒:当地又称丰收辣、余干小辣椒,是江西省名优特产,产自余干县洪家嘴乡枫树李家村。枫树辣椒果实较小,皮薄肉嫩,口感鲜,香、辣味适中,辣不伤胃,嚼不留渣,吃后略带甜味,主要以炒食为主。余干乌黑鸡:起源于江西省余干县,迄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余干乌黑鸡是完全不同于国内其它类型乌骨鸡,其蛋白质、氨基酸、锌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份远高于其他鸡种,胆固醇含量只有其他鸡种的三分之一,黑色素和多种维生素含量相当丰富,具有滋阴、养血、补胃、添精的神奇功效。《江西农业大全》载“余干乌黑鸡属兼用型地方鸡种,全身乌黑、体小、觅食能力强、抗逆性好,具有可治妇科疾病、风湿性关节炎、腰痛、水肿、营养不良等药用价值。鄱阳湖银鱼:余干产银鱼历史悠久,明朝时列为地方贡品。鄱湖银鱼透明,头平偏,口大,牙锐,背鳍和脂鳍各1个,晒干后似雪白银条,故名“银鱼”。鄱湖银鱼肉美味鲜,营养丰富,有益脾、润肺、补肾、去虚、增阳、滋阴等功效,属上等滋养补品。黑蚬:鄱阳湖特产,淡水蚌类,体积小、介壳园形或心脏形,表面有轮状纹。肉鲜美,营养价值高,属低脂肪、高蛋白食品,产品远销上海、浙江、北京、广东、福建等省,还出口日本及东南亚地区。藜蒿:有“鄱阳湖的草、南昌人的宝”之称。鄱阳湖宝库中的天然产物,茎绿圆润,根白味脆,蛋白质含量48%,富含维生素C、E,无脂肪,并具有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的特殊功效,是人们食谱上的绿色美味佳肴,余味犹长,余干从天然采摘转为人工种植,年产量达2000吨。黑芝麻:余干黑芝麻为地方品种,种皮乌黑,种粒小,种子含油率51-54%,蛋白质含量30%,富含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保健作用极高,具有止咳化痰、防癌的功效,广泛用作食品加工辅料,酪制后,存香悠久,产品出口日本等国,全县年产量4000—5000吨。青虾:余干水域辽阔,水质良好,无污染,其气候、水质条件均十分适宜青虾生长,青虾肉质细嫩、滋味鲜美,营养丰富,据分析,每100克鲜网中含蛋白质16.4克,脂肪1.3克,碳水化合物0.1克、灰分1.2克、钙99毫克、磷205毫克、铁1.3毫克。此外,还有人体不可缺少的维生素。青虾除鲜食外,还可剥制干品——虾米或制成上等调品佳品——虾酱和虾油。粉丝:以当地鲜红薯加工成的原汁淀粉为原料,采用高新科技及现代工艺设备精制而成,具有烹调便捷、久煮不糊、柔软润滑,美味可口之特点,且有健脾胃、补肺肾、润肌肤、通便秘、减肥胖、抗衰老等多种保健功能,是无任何化学和有害毒体污染的绿色食品。酒糟鱼:鄱阳湖康郎山的酒糟鱼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术的结合,产品曾被评为江西省优质新产品,获中国首届农业博览会优质产品奖。酒糟鱼香味独特、营养丰富,蛋白质高达17-26%,内含氨基酸比值与人体所需比值接近,是少有的保健食品,深受人们的青睐。

  经济概况编辑2012年,余干县实现生产总值93.92亿元,为年计划的100.02%,同比增长11.3%,其中一产增加值31.15亿元,为年计划106%,同比增长4%,二产增加值37.34亿元,同比增长13.7%,三产增加值25.43亿元,为年计划110.6%,同比增长17.6%。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调整为33.2:39.8:27,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提升2.8个百分点。预计完成财政总收入9.2亿元,为年计划117.6%,同比增长41%;其中,完成一般预算收入7亿元,为年计划的129.2%,增长47%。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06亿元,为年计划104.6%,同比增长35.98%。预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16亿元,同比增长18%。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6499.42元,同比增长18.2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3149元,同比增长15.1%。2014年余干县主要经济指标:全县生产总值112.7亿元,增长9.2%。财政收入12.5亿元,增长13.5%,高于全市平均增幅0.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2.7亿元,增长12.4%,分别高于全省、全市平均增幅0.6和0.3个百分点。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3.6亿元,增长17.6%,高于全市平均增幅2.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5亿元,增长13.8%,分别高于全省、全市平均增幅1.1和0.8个百分点。

  农业

  2012年,余干县实现农业总产值47.2亿元,同比增长12.85%;余干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为194.67万亩,预计粮食实现产量79.8万吨,增加了4.8万吨,同比增长6.4%,实现“九连丰”。预计余干县生猪出栏32.65万头,增长38.3%;肉类总产量3.85万吨,同比增长11.6%。预计水产品产量13.6万吨,同比增长7.8%。余干辣椒、白马肉鸽、乌泥红毛鸭、大湖螃蟹、瑞洪乌鱼、生态泥鳅、晨阳芡实等特色基地;规模以上农业企业达53家,县级以上龙头企业36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新农村建设继续稳步实施,投入资金1.97亿元,对214个试点村实施了新农村建设,完成改水、改厕均为10860户,完成路面硬化292公里。

  工业

  2012年,余干县实现工业增加值30.1亿元,同比增长15.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00.39亿元,同比增长18.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7.7亿元,同比增长16.7%,实现利税9.5亿元,同比增长18.7%。主导产业实力进一步提升,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01.3亿元,其中电力能源产值27.5亿元,有色金属产值46.1亿元,服装纺织产值10.2亿元,食品医药产值11.7亿元,新型建材产值5.8亿元。

  社会事业编辑

  余干县风景2011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12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3%,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9269人,完成年任务的177.3%;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8616人,占年任务的103.17%;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6.6%;新资助普遍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246人,完成年任务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深入推进,60周岁以上农村老人参保率实现全覆盖,发放率100%。

  城镇建设

  2008年,余干县投资9000万元的世纪大道西延工程全面拉通,投资600万元的西六路改造工程全面完成,新区框架进一步拉开。投资65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一期主体工程建设基本结束,管网铺设进入攻坚阶段。投资1000万元的血防医院、1000万的县职教中心顺利开工。大黄金埠镇600亩新镇区建设如火如荼,车站、市场、自来水厂、便民服务中心一批重点工程顺利推进。瑞洪镇镇区总体规划已经完成,特色饮食一条街、鄱阳湖水产城和自来水厂的扩建等重点工程正在建设之中。三是城镇规划管理得到加强。在余干县范围内开展了土地非法交易违法违规专项集中整治活动,拆除违章建筑23幢,取缔非法买卖土地17宗;建立了城乡建设用地联审联批制度,规范了建设市场秩序。在乌泥镇实施人文名镇建设,在石口实施县北部重镇规划。

  民生工程

  2008年,余干县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超2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30%以上。采取政府购买公益岗位、组织专业招聘会、发放小额贷款等形式,帮助12087名下岗职工、农民工实现了就业再就业;新建中小学校舍4万平米,选派100名公办中学教师到缺编严重的偏远农村小学支教。深入推进新农合,余干县参合农民达69万,参合率全市领先。新增城乡低保对象7806人,月均补差标准分别提高了50元和25元;新建改建乡镇敬老院16所,总面积达19850平方米。投资6662万元建成了面积达4.3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588户中低收入家庭已搬入新居。完成了24条里弄小巷的道路、照明、绿化改造,硬化城中村道路10万余平方米,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观。交通运输编辑

  余干周边有南昌、景德镇两个机场,有浙赣、皖赣、鹰厦、京九四条铁路,有上海至瑞丽、北京至福州、济南至广州、南昌至德兴四条高速,县境有206、320、昌万公路等国省道通过。余干县已基本形成铁路、高速、水运、出境通道与县乡公路配套健全的立体交通网络。县城至南昌、景德镇、鹰潭等周边城市均在1小时车程之内。经南昌乘航班去北京、上海、厦门、广州等大城市2小时之内可抵达。

  风景名胜编辑余干风光秀丽,独特的山水风景和动人的历史传说,构成了独具魅力的水乡风情。有“古代水上战场、今日候鸟天堂”的鄱阳湖景区,有松海环绕、碧波荡漾的木溪水库,有显庐山之秀的东山岭,兼西湖之美的琵琶湖等名胜景点,令众多慕名来访者倾倒陶醉,流连忘返。文物古迹有乘风亭、忠臣庙、昌谷寺、中桥、润溪大桥、下枫桥等七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山岭

  东山岭位于县城中心,面积0.11平方公里,海拔56.2米。山上东有峰,状如羊角,旧名羊角山,又名羊角峰。唐天宝六年(747年),敕改为余干山。宋时以山平地崛起,巍然如冠,得名冠山。明知县古青高改羊角峰为龙角峰。清时以山居县治东,称东岗山,俗称东岗岭。建国后,改名东山岭。山东峰羊角峰,相传古有梁肃王恺别业,久废。峰上多奇树怪石,前瞰市湖。北宋文学家杨亿誉为天下绝景,谓:“长洲茅屋,曲水渔罾,楼阁差参,峰岚远近。或白云,或返照,或残雪在树,或微雨弄晴,朝暮掩映”。羊角秋风为“干越八景”之一。今羊角峰上矗立革命烈士纪念碑。碑旁巉岩有纪念亭、浩气坊。亭下巨石重叠,为唐陆羽茶灶。明《一统志》载:“羽尝品越水,故居思禅寺,凿灶煮茶。”仙人茶灶为“干越八景”之一。中峰略低,空旷处新辟花圃。南侧稍下为东山书院故址,即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讲学并注《离骚》处,今建县委招待所。东旁干越亭,为历史名亭,有唐刘长卿、张祜,宋米芾、王十朋等名家留诗。北面山腰绿荫深处,有烈士公墓。西峰之巅有龙池,池水渗自山崖,久旱不竭。相传朱熹曾临池洗砚,并取池水磨墨作书,故亦称墨池。每当晴夜,皓月临空,池水熠熠,平静如镜。龙池夜月为“干越八景”之一。池畔有乘风亭,南宋枢密使抗金英雄张浚尝携子登此游览。西侧山腰,新建电视差转台。环山公路经此蜿蜓上山。东峰东南侧及中峰南北两侧均有石级上下。东山岭崛踞城中,梅岩、冕山,翼然对峙。山上树木葱茏,怪石嶙峋,亭楼参差,石级盘桓。登高远眺,西北庐山隐隐在望,鄱阳湖烟波浩渺;东南层峦迭嶂,丘陵起伏。信河如练,白帆点点。近郊沃野无垠,公路纵横。南瞰市湖,碧波荡漾,琵琶洲楼台林立,长街伸展,店房栉比。以东山岭为主体的“干越八景”,历代吸引不少文人墨客,登临揽胜,骋怀赋诗。明进士叶应震有七律《咏干越八景》云:

  东山岭云飞冠冕山横翠,春涨琵琶水续弦;书烛分来茶灶火,渔歌吹出市湖烟;龙池夜月清堪掬,昌谷僧钟又耳边。

  憩园

  憩园位于东山岭南麓通琵琶洲的曲堤上,和东山岭中峰的干越亭遥相呼应,于1997年建成向游人开放。

  憩园设施为仿古建筑。园长不足一里,宽不过数丈,然布局合理,亭台、茶馆、歌轩、水榭,精美绝伦;拱桥曲廊,花圃草坪,石椅石凳,随地赋形;青松翠柏,云杉棕榈,女贞文竹,奇花异草,点缀其间。园中曲径小道,用花冈石铺成。两侧置石栏铁链,既给游人以安全感,又不失园林装饰情调。堤下湖面宽广,视野开阔,清风送爽,微风鼓浪,铿然有声,恰似琵琶玉韵。亭廊轩榭间,石刻楹联,对仗工整,寓意深远,耐人咀嚼。书法功底深厚,遒劲有力,或楷或隶或篆,书香拂面,文风馨然。正是:“眼前风景道不尽,芳渚春色畅神思”。憩园大门,紧挨沿湖路,面向东山中峰,为仿古式牌坊建筑,钢筋水泥构架,重檐庑殿顶,四柱三门,高约6米,宽约9米。门旁庑房错落,白粉墙、琉璃白

  簇拥着大门。正门一幅楹联云:“市列琳琅车水马龙开闹市,湖光潋艳云章履绮簇平湖”,坊额正中为镏金、颜体楷书“憩园”二字,镶以彩色霓虹灯管。大门及园中亭廊,轩榭房顶均以彩色霓虹管镶边,每当夜幕降临,霓虹闪烁,五彩缤纷,为县城夜色平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大门正面,越过宽阔的公路,是一座新建的占地百余平方米的圆形大喷池。喷泉四周有台阶和环形人行道,供游人游览观赏。每逢节日或夜晚,喷泉齐涌,似雨似雾,如诗如画,时高时低,时强时弱,似明珠串串,如彩虹道道,似莲花盛开,如彩绸飘舞,为憩园大门壮色增辉。

  李梅岭

  李梅岭在县城东南33.8公里处,面积5平方公里,海拔390米,为全县第一高峰,因峰顶常有白云缭绕又名白云峰。相传白水真人吴丹在此修炼。曾建有清溪观。隐士章嵩故居云峰斋、铁心庵俱废,岭上东有罗汉崖,西有龙泉井,南北有石径上下,沿途凉亭四座,遗址可寻。此山嵯峨雄伟,白云缭绕。岭上林木茂密,古迹繁多,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素有“余干庐山”之美誉,古今登游者络绎不绝。如今的李梅岭,206国道和景鹰高速公路从旁通过,交通、通讯便捷,从县城前往只需1个小时车程,成了旅游观光、避暑、渡假、疗养的理想场所。李梅传说李梅岭,古名吴凤岗。约1700年前,魏晋时代的著名道人吴丹来到这儿定居。关于他来此定居的原因,至今在陕西终南山还流传四言十六字的篆语:

  孝哉吴丹卓行异人以番而凤致道之所吴丹,号白石道人,郦邑(河南安阳)人。据记载,他“少学道,游罗浮、青城诸名山,得吐纳伸缩制炼服食诸术。曹操召拜左奉驾郎,不就。”相传四十岁游终南山,在山上得以上篆文十六字。一生游历天下,当他经番(今鄱阳县)至余干,到余干县南,夜宿一老妇人家,经打听得知该地名“吴凤岗”,大喜,就结茅居住,传说时年已130岁。后名士吴猛、许逊、葛洪、郭璞等每来拜访。传说他一直活到晋义熙四年(408),当时他170岁,八月十五日,命诸弟子把他送到李梅岭南,腾云升仙而去。

  应天寺

  应天寺,又名梅王殿,位于余干县梅港乡梅港街后的寺臂岭上,距县城约29公里。始建于南朝宋孝建(454-456)年间。清乾隆年间两次维修,是为纪念西汉开国大将梅鋗的专寺。相传寺臂岭,山形山形奇异,如睡椅状。西汉梅鋗葬在此地。有风水师说道:此地有天子之气。到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梅鋗墓果然有紫气薄天,皇帝急命当地官员截断其脉。故而寺名为“应天”。寺宇背山而建,坐北朝南。穿斗式木构架,单檐硬山顶,前后两进,前低后高,中有天井。内有梅鋗塑像,樟木雕成,高2米余,形象威武,令人肃然起敬。

  历史名人编辑余干人文昌盛,素有“闽越百货集散”之繁荣,“江南名郡”、“鱼米之乡”之美誉。历代人文荟萃,孕育了汉长沙王吴芮、宋右丞相赵汝愚、唐工部尚书余懃、李德裕、赵彦端、明礼部侍郎李伯玉、张捄等一批匡扶社稷、治国安邦的雄才俊杰。自古文化昌隆,系唐代大诗人刘长卿、韦庄,宋代大词人黄庭坚、辛弃疾,明代理学家朱熹,清代戏剧大师蒋仕铨久居和笔耕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