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网 > 内蒙古政府网 > 包头政府网 > 石拐政府网

石拐区政府网

  • 中  文  名: 石拐区政府网
  • 官        网: http://www.shiguai.gov.cn
  • 地        址: 巴达噶尔大街
  • 服务热线: 0472
  •             

石拐区政府网简介

  石拐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的一个市辖区,石拐是蒙古语“喜桂图”的音译,其意为“有森林的地方”,位于包头城区东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40°37′~40°45′;东经110°14′~110°28′,西南与九原区毗连,南与东河区相邻,西与青山区接壤。被评为第一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地区。

  石拐区总面积761平方公里,辖1个镇、6个街道、1个苏木,人口共3.6万人(2010年)。2013年,石拐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99.49亿元。

  2012年,石拐区下辖6个街道,1个镇,1个苏木:石拐街道、大发街道、大磁街道、五当沟街道、白狐沟街道、大德恒街道、五当召镇、吉忽伦图苏木。区政府位于大德恒街道(喜桂图新区)。

  地理环境编辑

  位置境域

  石拐区

  石拐区位于内蒙古阴山山脉大青山腹地,地处呼包鄂金三角中心地带。地理坐标为北纬40°37′~40°45′;东经110°14′~110°28′,总面积761平方公里。南部与东河区沙尔沁镇相邻,北部接固阳县,东部与土默特右旗耳沁尧乡接壤,西部与九原区白音席勒街道和青山区兴胜镇接壤。[6-7]新城区南北长约5.5公里,东西宽约4.1公里,规划面积14.64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10.74平方公里。[

  ©2015Baidu-Data©NavInfo&CenNavi&道道通

  石拐区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

  石拐区境内属山丘地带,四面环山,中部为沟壑相间的黄土山丘。境内最高山峰海拔1856米,最低点1150米。地势北缓南陡,地域狭长。

  气候

  石拐区属温带大陆干燥气候。气候特征冬长而寒,夏短而热,降水集

  石拐区气候

  中,小气候为迎风多雨区,全年降水量375.7毫米,为包头市多雨区。四季温差明显,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春末夏初,受风沙影响。夏短炎热,受东南季风影响。秋季凉爽,雨后浓雾。冬长寒冷,受西北季风影响。日照长,无霜期短。年平均气温5.2℃。

  水文

  石拐区境内河流属季节性河流,大多数为干涸河沟,平时无水,大雨

  水文

  后山洪暴发。主要河沟有:石拐西沟、五当召沟、后五当沟、李家沟。石拐区各河(沟)的洪水都汇入五当沟而南流出沙尔沁,注入黄河,年均洪流量800立方米/秒,最大1200立方米/秒,最小500立方米/秒,极端最大洪流量2000立方米/秒(1958年7月)。

  自然资源编辑

  矿产资源

  石拐区五当召

  石拐区境内主要矿产有煤炭、石灰石、硬质粘土、白云岩、油页岩、石英、石棉、云母、冰洲石、铌、钽等。截至2007年,石拐区煤炭探明储量7.2亿吨,工业可采储量3.4亿吨。

  生物资源

  石拐区赵长城

  石拐区境内主要植物有针松侧柏、柞、桑、山杏、山黄芪、甘草、柴胡、秦艽、百合、地黄、远志、黄芩、狼毒、麻黄和各种灌木。

  石拐区境内主要动物有狐狸、青羊、野兔、石鸡、松鼠、腹蛇、山鹰、鹞子。

  人口民族编辑

  人口

  截至2010年,石拐区总人口为3.6万人。[9-11]

  民族

  石拐区境内居住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满族、达斡尔族、羌族、锡伯族10个民族。

  经济编辑

  综述

  石拐区经济综合情况(2张)

  2013年,石拐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99.49亿元,同2012年相比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85亿元,同2012年相比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88.85亿元,同2012年相比增长13.9%;第三产业增加值9.78亿元,同2012年相比增长6.7%。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0.85:9.78:88.85。

  第一产业

  石拐经济

  2013,石拐区粮食总产量达6529吨,较2012年同期5308吨,同2012年相比同期增长23%,其中:玉米产量达3780吨,较2012年同期3178吨,同2012年同期相比增长18.9%;薯类1828吨,较2012年同期1535吨,增长19.1%;蔬菜产量10882吨,较2012年同期8892吨,同2012年同期相比增长22.4%。

  2013年,石拐区牧业年度牲畜存栏总头数为43221头(只),同2012年相比增长4.6%;大牲畜和羊合计41112(只),同2012年相比增长5.7%;大牲畜1163头(只),同2012年相比下降20.8%;其中:牛875头(只),同2012年相比下降20.4%;羊39949只,同2012年相比增长6.7%;猪2109头,同2012年相比下降13.1%。

  第二产业

  2013年石拐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2013年,石拐区工业总产值完成202.5亿元,同比增长14.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97.8亿元,同比增长14.86%,占石拐区工业总产值的97.7%。截至2013年末,石拐区境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57户,较2012年同期增加8户企业。石拐区工业行业主要以煤炭开采洗选业、钢铁冶炼业、铁合金行业、镁合金行业和镍铁行业五大产业为支柱,2013年,该五大产业分别占石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的15.8%、44.6%、10.9%、13.3%、8.03%。

  第三产业

  2013年石拐区第三产业发展状况(2张)

  2013年,石拐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73.53亿元,同2012年相比增长18.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3.77亿元,同2012年相比增长20.4%。

  2013年,石拐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1亿元,同2012年相比增长10.6%。其中,餐饮收入4940.2万元,同2012年相比增长6.9%,商品零售43588.4万元,同2012年相比增长11.1%,批发业收入1513.86万元,同2012年相比增长14.8%。

  社会事业编辑

  教育事业

  截至2014年,石拐区境内共有完全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小学1所,幼儿园1所。

  文体事业

  2007年,石拐区举办了职工歌咏比赛、消夏文艺会演、专题文艺活动等多项文化艺术活动。2007年,石拐区举办了羽毛球比赛、迎奥运长跑比赛等多项体育赛事。截至2007年,石拐区境内共有10多家不同行业的协会和文艺表演队。参加各类协会的人员达300余人。2007年,石拐区在主要街道的路口、广场以及中心地带安装了20余套体育设施。

  社会保障

  2013年,石拐区建成普惠区、棚户二期、廉租房、公租房153栋7191户。城乡居民参加养老保险20983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增资186元、平均水平2068元。

  交通编辑

  石拐区紧邻110国道、210国道和京藏高速公路,境内有包石公路贯通。

  历史文化编辑

  地方风俗

  服饰

  蒙古族男女常年穿蒙古袍。袍子用绸、缎、绢、棉布、皮张等缝制。颜色多为红、绿、浅蓝、赭红色(老年人用),忌讳全身穿黑色衣服。为陪衬衣服色调,常常套穿黑马褂或坎肩。

  饮食

  蒙古族的饮食大致分为三大类,即肉食、奶食和粮食。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德”,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蒙古族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蒙古族的肉食主要是牛,绵羊,其次是山羊。

  住宿

  蒙古包,呈圆形尖顶。通常用羊毛毡子1层或2层覆盖。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蒙古包分两种。一种是牧区夏季用的,为移转式的,一种是冬营地,为半固定式的。蒙古语称移转包为“乌尔郭格尔”。

  方言俚语

  石拐区方言属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方言-晋语。石拐区方言与晋北地区方言较接近,但夹杂着蒙古语音译语言。

  名优特产

  手扒羊肉是蒙古族传统食品。做法将肥嫩的绵羊开膛破肚,剥皮去头蹄,再将整羊卸成若干大块,放入水中清煮,待水沸肉熟即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人们执蒙古刀大块大块的割着吃。

  民族文化

  那达慕大会又称蒙古游戏节,每年七、八月份举行。那达慕是蒙古语,意思是“娱乐”或“游戏”。除了文体娱乐活动外,那达慕又是农牧物资交流会,买卖牛肉、羊肉及其熏干制品、奶酪、奶干、奶油、奶豆腐、奶疙瘩、酸奶等饮食。

  马奶节以喝马奶酒为主要内容。故名。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日以后,日期不固定,为期一天。为欢庆丰收,彼此祝福,除准备足够的马奶酒外,还以“手把肉”款待宾客,并举行赛马活动、请民间歌手演唱祝词、向老蒙医献礼等。

  燃灯节于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晚上举行,家家点酥油灯以示欢庆。燃灯节的娱乐活动有赛马、赛骆驼、摔跤、射箭、射击、拔河、民间歌手弹唱、民间舞蹈。

  祭敖包于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举行,周边数十里的牧民携带祭品摸黑进山,在太阳没有升起之前登上海拔2060米的敖包山,用石头堆成的一座圆锥形的实心塔,顶端插着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角和经文布条,四面放着烧香的垫石;在敖包旁边还放着树枝,供有整羊、马奶酒、黄油和奶酪等。

  风景名胜编辑

  五当召(巴达噶尔苏木)位于大青山深处,AAAA级旅

  游景区。五当召与西藏的布达拉宫、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的抗卜楞寺齐名。

  阿善遗址位于包头市东15公里阿善沟门东,北依大青山,南濒黄河,在圪膝盖东西两侧台地上,东台地是新石器时代遗存,西台地除有新石器时代遗存外,还有少量青铜时代及更晚时期的遗存。

  庚毗召寺庙建筑群位于五当召东沟3公里处,庚毗(藏语)意为“增福”,是五当召各学部高僧静修之地,也是活佛的避暑住地。

  战国赵长城遗址:石拐区境内的战国赵长城全长约14.5公里,为夯土结构,始建于公元前306年,为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时期的产物,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2001年,赵长城遗址被列入第五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主要遗址处在包石公路地段。[20-21]

  大青山山峦地带:平均海拔1450米,林草覆盖率56%,高于包头市平均水平。

  马鞍山因其形似马鞍而得名,是石拐地区的最高峰,海拨1856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