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网 > 山西政府网 > 太原政府网 > 晋源政府网

晋源区政府网

  • 中  文  名: 晋源区政府网
  • 官        网: http://www.jinyuan.gov.cn
  • 地        址: 晋源街道文景街9号
  • 服务热线: 0351-6952080
  •             

晋源区政府网简介

  晋源区是中国山西省太原市市辖区,1998年元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晋源区地处太原市西南,北起义井东街,与万柏林区相依,南至姚村镇高家堡村,西南与清徐县、古交市接壤,东以汾河为界,与小店区隔河相望,汾河自北而南纵贯全区,全长30.8公里。区域面积287平方公里,约占太原市土地总面积的20.6%;截至2014年3月,总人口22.3万人,其中乡村人口8万。晋源区以都市农业、绿色工业、现代服务业为产业主体,2013年生产总值完成4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10488元。

  行政区域编辑截至2013年6月,晋源区辖晋源街道、义井街道、罗城街道3个街道,金胜镇、晋祠镇、姚村镇3个镇,共计18个社区、90个行政村。区政府设在晋源街道南的晋源新城。

  地理环境编辑位置境域

  晋源区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2°19′~112°46′,北纬37°36′~37°55′之间。南北长23.3公里,东西长20.3公里,区域面积287平方公里。地处太原市西南,北起义井东街,与万柏林区相依,南至姚村镇高家堡村,西南与清徐县、古交市接壤,东以汾河为界,与小店区隔河相望。

  旅游景点编辑

  晋祠

  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悬瓮山下,晋水源头。曾是西周成王次子、晋国开国君主姬虞的祠堂。祠内圣母殿、献殿、鱼沼飞梁被文化部定为“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侍女塑像、难老泉及具有二千八百多年树龄的周柏被誉为“晋祠三绝”。天龙山石窟天龙山石窟距省城太原36公里,海拔1700米,旅游公路直通山顶,交通便利。天龙山遍山苍松翠柏,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天龙山石窟分布在东西两峰,共25窟,含东魏、北齐、隋唐、五代的作品,在中国十大石窟中排名第六。艺术风格各异,其中第9窟十一面观音菩萨像被现代著名雕塑艺术家傅天仇、钱绍武称为世界雕塑之最。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圣寿寺、七松坪及“亚洲一绝”蟠龙松等精品景点和其相映成辉。圣寿寺内药师佛,是人们祈佑怯病健身之处。龙山石窟龙山石窟位于悬瓮山北侧,主峰1057米,“龙山红叶”为太原八大景之一。“道南”即南峰现存元代道教石窟,为全国现有唯一保存完整的道教石窟,共有大小雕像60余尊和珍贵龙凤图案,庄重朴实。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佛北”即北峰佛教名刹童子寺,现有燃灯石塔留存,另有昊天观与龙山红叶。晋阳古城遗址晋阳古城创建于春秋中晚期(公元前497),晋国世卿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选择了西依龙山、东临汾水的有利地形,建筑了“城高四丈,周回四里”的晋阳城,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曾为战国时赵国的第一个都城、北齐时的陪都、北汉的都城、唐代的北京,享有“龙城之誉”。三家分晋、西汉戍边、东魏霸府、北齐别都、盛唐肇基、五代战乱,历史上一系列重大事件都和晋阳古城有着密切的关系。蒙山蒙山位于开化沟内,主峰海拔1325米,是晋阳佛教圣地。东魏孝静帝曾敕佛教净土宗始祖昙鸾住大岩寺(开化旧名)。公元551年,北齐文宣帝高洋凿寺后大岩为大佛,历五帝24年始成。蒙山大佛依山镌刻,结跏跌足而坐,双手施禅定印,佛体厚胛肥肩,佛超山峦,据史称,佛高"二百尺"(约66米)。赤桥赤桥村原名石桥,因豫让刺赵襄子未果自刎,鲜血染红石桥而得名――赤桥,又叫豫让桥。豫让桥西有古槐、观音庙,前壁上嵌有清同治六年刘午阳所书"古豫让桥"四字,刻有康熙年间太原知县殷峄的《豫让桥诗》。该村有保存较好的悟圆寺和多处明清民居。晋阳湖晋阳湖距太原5公里的新晋祠路西侧。水域面积4.8平方公里,环湖周长9公里。古太原县城沿着新晋祠路出太原市,南行10余里,有一个晋源站,下车后西行300余米有一座小城,明清古院落随处可见,修葺一新的文庙规模宏大,龙天庙、关帝庙、泰山庙等现存庙宇十余处,大街、小巷依然保留着明清格局。明秀寺明秀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晋祠南、王郭村西,距晋源新城3公里处。据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重修明秀寺碑记》载:“明秀寺始于汉,历载有重修”。北极宫北极宫距太原市5.5公里,位于新晋祠路东侧西寨村内,西距晋阳湖0.5公里。北极宫亦称真武庙,供奉着道教北方大神真武大帝。始建于明朝初期,占地9000平方米。太山太山位于晋源古城西风峪沟内,海拔1178米。山上建有龙泉寺,又名太山寺,始建于唐代景云六年(710年),初为道教昊天洞,毁于金元时期战火,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又改建为佛寺,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晋阳阿育王塔古晋阳惠明寺舍利塔(阿育王塔)是与西安法华寺塔齐名的中国19真身舍利塔之一。阿育王塔,即惠明寺(一名净明寺)舍利塔,创建于隋文帝二年(602年),号称“古塔凌苍”,为明清太原县八景之一,位于古晋阳城西城中央,今晋源区古城营村,太原市重点保护文物。七苦山七苦山为天主教圣地。七苦山在天主教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山西省内外天主教友重要活动场所之一。每年的9月15日有数万天主教徒到此朝拜。南山南山又名香炉峰,其状如香炉,因面对佛祖、天然合一得名。其山顶有春秋末期奴隶起义领袖柳下跖指挥义军的插旗石,并留有"磨刀石"、柳下跖下马登山处、跖军哨所"塞圪峁"、"跖宅"等遗迹。

  交通编辑

  晋源区有太汾、太祁、太榆、太旧4条过境公路线和石太、同蒲过境铁路线及太原武宿国际机场。铁路有石太铁路。太旧高速公路西端起点在境内,从南郊到首都北京通过高速公路只需5个小时。另有连接山西省十一个地市的5条公路干线。

  民俗风情编辑

  添仓节添仓节又称“天仓节”,其时在农历正月二十日和二十五日,是农历正月中的最后一个节日。寒食节寒食节的时间在冬至后百五日(亦有百六日之说),即清明前两天。至今,太原南郊区群众仍有称寒食为“一百五”者。民间传说,这一天为“龙忌”之日,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的。传说晋文公重耳在这一天焚烧绵山,烧死功臣介子推,追悔莫迭才下令禁火的。“焚火绵山”的故事在太原地区流传很广。其实,寒食的起源并非始于介子推,而是始于周代的禁火制度。寒衣节寒衣节为农历十月初一,亦称“送寒衣”,意谓为死去的亲属亡灵送冬天衣物的日子。至时家人用五色纸(常用黄、蓝、绿、白、青)剪成象征性的衣服,中间夹絮棉花,意指供亡者冬季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