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记者徐文彬
7月11日,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Ⅱ级应急响应,全力应对台风“苏力”。这也是中国气象局今年以来第7次进入应急状态。在中国气象局应急办,全体工作人员既关注着天气变化,又心系灾害防御,他们正严格按照响应流程,接听内外电话、传达领导指令、汇集响应情况、报送各类信息,协调工作安排,只为能有序、有效、有力组织应对,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敏感、及时、准确一个都不能少
“从事应急工作应该具备极强的敏感性,要在灾害发生之前就考虑到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应对办法。”有着丰富应急工作经验的应急办主任余勇这样认为。早在“苏力”影响我国之前,应急办的同志就已经关注到这个不寻常的台风。“苏力”加强快、强度强,又直扑我国而来,使得应急办对它更加提高了警惕。于是,在上一次暴雨Ⅲ级应急响应解除后仅过了一天,中国气象局又启动了台风Ⅱ级应急响应。
14日早晨7时30分,应急办全体同志准时来到值班室,虽然昨晚近23时大家才离开办公室,此时面带倦容,但都精神饱满。其实,他们对这种“连轴转”的状态早已习以为常。响应期间每天忙着及时沟通联系各方、编发各类材料、更新各地应急动态,他们紧张而又有序地进行着各项工作,虽然忙碌,却一丝不苟。“有时候四个电话一起响,真希望多长出几只手能同时接听。”一位工作人员笑着说。
当然,工作虽然紧张,但是重任在肩,由不得出现一丝一毫的错误。应急办的同志深知这一点,每次编发材料都字斟句酌,异常细心。在重要材料编写时,经常是一位同志“主笔”,其他人都凑到电脑前“出谋划策”,群策群力地保证材料的全面和准确。“我们提供的材料是领导科学指挥决策的重要保障,容不得半点差错,一个数字的遗漏、一条信息没有核准,都会带来影响,工作性质要求必须做到急而不乱,忙中不错。”大家这样总结。
图为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余勇在审核材料。徐文彬摄影
工作为了集体,荣誉属于集体
应急办有三位从省里借调来的同志,一有任务都是一起上阵,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应急工作确实考验综合素质,不仅要熟悉气象业务,还要懂得管理协调,应急岗位更是锤炼人才的重要平台,从小到电话记录一直到信息报告,都需要认真细致办理,我们在实践中学到了很多,也希望能把在应急办积累的工作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成效。”借调同志们表达了相同的心声。
在快节奏的工作状态下,应急办的同志们严格按照制度和流程的要求进行工作,并互相监督核查,以防出错。为了准确完成一份报送材料,大家不论负责编写、审核、把关中的哪个环节,都以高度的责任心仔细做好自己的工作。“材料多一个人看,就减少一些错误的可能。”一位工作人员说。
在应急办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气象局的应急工作多次得到国务院应急办的赞许和中国气象局领导的肯定,《中国应急管理》杂志上也经常发表他们撰写的体会文章。虽然工作辛苦,但是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也让他们非常开心。
图为应急办主任张柱在编写“苏力”相关材料。徐文彬摄影
对每个过程都要保持警惕
“现在由于气候变化,导致发生很多突发性的气象灾害,这对应急工作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实针对不同的灾害,应急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有时也需要打破常规灵活开展各项工作。”局办公室主任余勇说。
应急工作的意义在于能避免生命遭受侵害,能减少财产损失,每次根据气象预报预警,各级政府有力组织防范,必要时进行人员、财产成功转移都让应急办的同志充满自豪感,同时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地做好各项工作。毕竟人命关天,绝不能大意。
“15日起四川又有一次强降雨过程,由于前期降雨已经造成了一些灾害,对于这次过程我们还要密切关注,可能还会启动应急,请大家务必密切关注。”余勇一如既往地对灾害保持着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