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中国旅游研究院昨日在北京发布《2013年上半年旅游经济运行分析和下半年趋势预测》的报告。报告显示,预计上半年旅游总收入约为1.40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7%。政策支持,加上政府投入推动,旅游行业迎来发展良机。
中国旅游研究院将对下半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由乐观调至偏向乐观,介于乐观和谨慎乐观之间。认为入境市场仍存在较大困难,但国内大众市场基础稳定,商业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大。
从国内的政策上看,年初出台的《国民休闲旅游纲要(2013-2020年)》,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改善国民旅游休闲环境,推进国民旅游休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国民旅游休闲产品开发与活动组织,完善国民旅游休闲公共服务。今年10月1日即将实施的《旅游法》,是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为旅游行业规范服务的法律文献,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更值得关注的是,各地政府积极推进旅游市场的开发和发展。广西全面实施“旅游兴桂”战略,力争到2015年旅游收入3000亿,游客突破3亿人次;桂林将争取国家支持实行国际游客免签证、旅游购物免税等政策;三亚在国内多个城市开展“清凉一夏·三亚度假”夏季旅游营销活动;地方政府划拨资金奖励会展旅游、国办支持旅游消费信贷需求。
休闲类旅游是最具有市场空间的。据国家旅游局首次发布的《中国国民休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国民工作日空闲时间仅3小时,占全天的13.15%,远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8个国家23.9%的平均值。世界旅游组织就曾预测,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入境旅游客源国,总收入达到两万亿元左右。同时,新型化城镇将提升中国相当一部分人的收入,同时增加休闲时间,从而引发旅游需求。
海通证券表示,旅游行业最坏的时期在逐渐离去,大众旅游需求稳定增长、未来2-3年,高铁密集通车、景区无需去库存去产能,加上从A股的旅游餐饮公司的估值来看,A股是最便宜的。
西南证券分析师潘红敏预测,到2020年,我国国内旅游市场将达到70亿人次的空前规模,国内旅游收入约为10万亿元,与2012年相比,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约为11%和19%。从长期来看,无论是行业景气、政策预期等,旅游板块都值得积极关注,可考察中国国旅、宋城旅游、腾邦国际、中青旅和黄山旅游等。记者 黄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