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冷冻灾害低温冷冻灾害是连续多日的气温下降,使作物因环境温度过低而受到损伤以致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是严重的农业灾害之一。冷空气是低温冷冻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低温冷冻灾害主要是因为来自极地的强冷空气及寒潮侵入造成的连续多日气温下降,使作物因环境温度过低而受到损伤以致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低温冷冻灾害包括低温连阴雨、低温冷害、霜冻和寒潮等。
低温连阴雨
低温冷冻灾害指连续多日阴雨并伴随气温下降的天气现象。此间降水量不大,但气温较低,这种天气有时接连出现,以致阴雨天气长达一个月之久。
低温冷害
多是在农作物或经济林果生长期间,因气温低于作物生理下限温度,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引起农作物生育期延迟或受损,导致减产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
霜冻
则是指当地面最低温度降至0℃以下时,对农作物等造成伤害或死亡的农业气象灾害。
寒潮
是指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在特定天气形势下加强南下,造成大范围剧烈降温和大风、雨雪天气,这种来势凶猛的冷空气活动使降温幅度达到一定标准时,称为寒潮。
1、冷空气是低温冷冻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在春秋季节,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方的暖湿空气频繁交汇,常常造成低温连阴雨天气。而强冷空气,尤其是寒潮的爆发南下,使得温度急剧下降,会造成“倒春寒”、霜冻等灾害。
冷空气的堆积、加强、南移和爆发有一个过程,并有相应的天气形势配合。在强烈的辐射冷却作用下,北冰洋和西伯利亚地区会形成大规模的冷空气团,且由于冷堆中的空气做上升运动而产生绝热膨胀冷却,冷空气堆会不断增强。当冷空气堆达到一定强度时,就在有利的环流形势下爆发南下,发生寒潮。
2、对于霜冻而言,一般发生在寒冷、晴朗(无云或云量很少)、无风或微风、空气湿度不大的夜晚,多是由于地表面及植物表面向外大量辐射热量,使得近地面空气冷却到0℃以下。霜冻与地面辐射冷却有关,而云量是影响辐射量多少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有云不利于霜冻的形成。风可以促使近地层与上层空气的混合,从而减小地面的冷却程度,因而大风不利于霜冻的产生。
低温连阴雨
低温冷冻灾害常见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在每年的3~4月;两广(广东和广西)地区则在1~3月发生,往往对春播育秧危害极大,造成早稻严重的烂秧,其结果是减产或颗粒无收。
低温冷害
在东北地区一般发生在6~8月,称为东北冷害或“哑巴害”。在长江流域则发生在9~10月,称秋季低温或寒露风,发生在春季则称为春寒或倒春寒。
霜冻
根据发生的季节,又可分为春季霜冻、秋季霜冻和冬季霜冻。
寒潮
秋末的寒潮常常会给北方带来大范围的初霜,使晚秋作物遭到冻害;春天的寒潮会引起南方的连阴雨;冬季的寒潮常常引起雪灾,北方会出现江河湖海封冻,南方可产生冻雨(雨凇)灾害。 中国有两个寒潮多发区:一个是内蒙古中东部二连浩特到锡林浩特;另一个从阿尔泰山到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左旗、右旗一带。影响中国的寒潮源地主要有3个:一是新地岛以西的北冰洋洋面,二是新地岛以东的北冰洋洋面,三是冰岛以南的大西洋洋面。
低温冷冻灾害冷害是严重的农业灾害之一。严重冻害年如1968年、1975年、1982年因冻害死苗毁种面积达20%以上。
2012年8月22日至24日,受冷空气影响,河北省张家口市829个行政村遭遇50年一遇的特大低温冷冻灾害,直接经济损失6.09亿元。
具体措施
低温冷冻灾害报告低温冷冻灾害的防御措施主要是:1、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适合的作物品种和播栽期,以便在低温敏感期避开有害低温; 2、根据冷害预报调整作物布局和品种比例;3、调节农田小气候,既可克服春季低温危害,又能使作物提早成熟,避开秋季低温;4、培育作物的耐寒早熟品种;5、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田间管理等。
相关研究
在低温冷害的防御方面,气象研究人员已经掌握了低温气候规律,并加强了低温冷害预报。特别是长期趋势预报,为调整作物布局和品种搭配,中、短期预报为及时采用应急的抗御措施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