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站 气候百科
热门搜索: 埃克曼气流 岸冰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又称赤道多雨气候,或赤道气候。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10°之间,终年高温多雨,各月平均气温在25~28°c之间,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季节分配均匀,无干旱期,潮湿和多雨的气候。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几内亚湾,亚洲印度半岛西南沿海,马来半岛,中南半岛西海岸,菲律宾群岛和伊里安岛,大洋州从苏门答腊岛至新几内亚岛一带。其影响地区生物资源丰富,水源充足,植被以高大茂盛的雨林为主.

热带雨林气候- 概况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又称赤道多雨气候或赤道气候,通常赤道多雨气候地区全年高温多雨,柯本气候分类法代号为“Af”。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植被是茂密的热带雨林。

赤道南北常年高温、潮湿和多雨的气候,南、北两个半球的信风气流在这里汇合,地面风力一般微弱,湿润而不稳定的赤道全年控制着这个地带,宜于多种植物生长。具有热带雨林气候特征的地区有亚洲的印度半岛西南沿海、中南半岛西海岸、马来半岛、大巽他群岛、菲律宾群岛和伊里安岛,非洲的几内亚湾和刚果河流域,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以及和它们毗连的海洋上。具有热带雨林气候的高山地区,气温较低,但其年变化仍很小。这些地区,从山麓到山顶,可以出现热带雨林到终年积雪的气候,呈现出类似从赤道到极地的各种自然景观,垂直分布最为丰富多采。

热带雨林气候- 特点

非洲刚果盆地热带雨林区太阳辐射年变化小,并由于太阳在一年内的春分、秋分前后两次通过天顶,所以气象要素的年变化都具有双峰型的特点。一年内各月平均气温在24~28C之间变化,年较差一般不超过5C,尤其是大洋上,通常不超过1C。气温日变化比年变化大,日较差可达10~15C。但日最高气温很少超过35C,日最低气温很少低于20C。

全年湿度较高,就亚马孙河下游而言,相对湿度年平均达90%以上。降水充沛,多伴有雷雨,年降水量达1500~3000毫米,山地最多达6000毫米以上,如非洲喀麦隆火山山麓代本贾的年降水量达9470毫米。

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但个别地区仍有显著差异。如非洲刚果河流域比亚洲和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气候更显示了大陆性,有的地方雨量较少,如加蓬的利伯维尔从10月至次年5月期间,月雨量200~300毫米,而6、7月每月仅5毫米。另外,在大洋上也会出现干旱少雨地区,如太平洋上的莫尔登岛(北纬4,西经155),年降水量仅730毫米。

天气单调。全年受赤道海洋气团控制,风力微弱,季相无变化,基本每日上午闷热晴朗,接着积云越积越厚,午后则暴雨倾盆,雨后天气稍凉,第二天又复如此。

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大势:位于赤道区域,大致伸至纬度10度左右。

具体地区: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出现在南美洲亚马孙平原,非洲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的马来群岛大部和马来半岛南部。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几内亚湾,亚洲印度半岛西南沿海,马来半岛,中南半岛西海岸,菲律宾群岛和伊里安岛,大洋州从苏门答腊岛至新几内亚岛一带。终年高温多雨,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季节分配均匀,无干旱期。

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

部分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区域热带雨林区基本处在赤道低压带,受到东北及东南信风的影响,太阳辐射强烈。由于赤道地区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全年雨量充沛,如伊基托斯。归纳起来主要是:

大气环流:信风带在此辐合形成赤道低压带上升,盛行赤道气团 。

下垫面:海洋面积宽广。

太阳辐射:地处赤道区域,太阳高度角大,基本昼夜平分。

热带雨林气候- 影响因素

非洲刚果盆地热带雨林区热带雨林在成因上,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主导因素还是有区别的。在赤道地区南北纬10度的范围内,总的趋势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赤道低压带,信风在赤道附近聚集,辐合上升,所含水汽容易成云致雨。气候变化单调,全年皆夏。一般早晨晴朗,午前炎热,午后下雨,黄昏雨歇,天气稍凉。但在世界同类型地区中,亚马孙平原的热带常绿雨林不仅面积最广,而且发育也最为充分和典型,这是由于亚马孙平原所在的地理位置是赤道横穿其间,地形结构上北有圭亚那高原,南有巴西高原、西有安第斯山脉,呈围椅状东低西高的地势,敞开着怀抱接纳由东北东南信风和南北赤道暖流带来的丰沛的暖湿气流。使它具有特别有利于该类型发育的现代气候条件,另一方面也与它发育历史悠久、在形成过程中自然地理条件相对比较稳定有关。亚马孙河是世界上第二长的河流。它由西向东贯穿整个南美洲,流域面积广达600万平方千米,上面布满浓密的丛林。亚马孙河的主流有时候会泛滥成灾,淹没广达数千平方千米的林地,是世界上径流量最大的河流,成因上的综合性特征非常显著。

亚马逊热带雨林非洲的热带雨林气候由于受地形、洋流和季风的影响,仅局限在非洲刚果盆地的刚果河流域,几内亚湾沿岸地区,在成因上主要原因在于赤道通过赤道通过中非刚果盆地及东非,由于东非为高原地形,故气候上属热带高地。受西南季风和几内亚暖流的影响,湿润的水气将从河口深入到盆地内部,在赤道低气压的影响下,辐合上升,全年降雨丰沛,因此流经该地的河川-刚果河水量丰稳,极富航行之利。热带雨林的大陆性特征比较明显。亚洲印度半岛西南沿海,马来半岛,中南半岛西海岸,菲律宾群岛和伊里安岛,大洋州从苏门答腊岛至新几内亚岛一带。大小岛屿星罗旗布散落在海洋上,主要受太阳的辐射影响,加之海洋面积广阔,对流运动旺盛,这儿的雨林气候具有突出的海洋性特征。

有些地区虽然不在南北纬10度之间,不受赤道低气压的影响,但由于大气环流和洋流的共同作用,有时热带雨林气候呈现出非地带性特征。中国云南、台湾、海南以及美国的佛罗里达半岛等地区的雨林的形成都与上述有类似的特征。即便是赤道附近的地区东非高原,由于地形的缘故,形成热带草原气候,西海岸的刚果盆地以南的沿岸地区,受本格拉寒流和南赤道离岸流的影响,就形成了热带沙漠气候。同样是受寒流的影响,南美西海岸分布着世界上南北延伸最长、最靠近赤道的热带荒漠,气候干旱,气温较低。

热带雨林气候- 景观

亚马孙原始森林热带雨林地区的地形复杂多样,从散布岩石小山的低地平原,到溪流纵横的高原峡谷。多样的地貌造就了形态万千的雨林景观。

在森林中,静静的池水、奔腾的小溪、飞泻的瀑布到处都是;参天的大树、缠绕的藤萝、繁茂的花草交织成一座座绿色迷宫.热带雨林中植物种类繁多,其中乔森具有多层结构;上层乔木高过30米,多为典型的热带常绿树和落叶阔叶树,树皮色浅,薄而光滑,树基常有板状根,老干上可长出花枝。木质大藤本和附生植物特别发达,叶面附生某些苔藓、地衣,林下有木本蕨类和大叶草本。雨林中的次冠层植物由小乔木、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如兰科、凤梨科及蕨类植物组成,部分植物为寄生性,缠绕在寄生的树干上,其他植物仅以树木作为支撑物。雨林地表面被树枝、和落叶所覆盖。雨林内的地面并不如传说那样不可通行,多数地面除了薄薄的腐殖土层和落叶外多是光裸的。

热带雨林气候- 生物

热带雨林气候地区的植物

1.植物

热带雨林是一种茂盛的森林类型,它不仅美丽,而且也很神秘;因为那里的环境气候会令人不大舒服,一般人也很难光顾,所以大多仍处于原始状态。在这里抬头不见蓝天,低头满眼苔藓,密不透风的林中潮湿闷热,脚下到处湿滑。这里光线暗淡,虫蛇出没,人们在其间行走,不仅困难重重,而且也很危险。但是,这里却是生物的乐园,不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是陆地上其他地方所不可比的,热带雨林作为我们地球生物圈中的主要角色,它不仅养育着数量庞大的动物种群,其本身在生长过程中还向大气中源源不断地供给着生命赖以生存的氧气。因此,热带雨林有了一个别称―“地球之肺”。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种类成分最丰富的植被类型,这源于两个原因:地区的古老性和适宜的现代生境条件。植物群落变化不象温带植物那样表现出明显的季相。叶在全年都呈绿色,每个月都可能有某些植物处于开花期。热带的许多乔木高大笔挺,没有分枝。有些树主干基部具有外露土面的板状根。雨林里充满了藤。藤本植物有很好的生态适应,它们可以以本身缠绕而上,或以嫩枝卷绕支持物而上,或依靠卷须,或依靠吸根向上攀登。在热带雨林中,附生植物种类极其繁多,其中最辉煌的当属兰科,风梨科和天南星科。风梨科植物是新热带雨林的特产,大约有50属,1000种。最适情况下,每公顷总植物量为350―450吨,净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1/4。雨林下土壤因风化淋溶强烈,肥力不高,植物直接从林下调落物层借助于真菌获得营养,同时迅速补充落叶数量。  卷尾猴

2.动物

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生物基因库,也是碳素生物循环转化和储存的巨大活动库。动物种类的分化达到高峰,个体数却较少。具有鲜丽的体色,奇怪的外形。美洲主要有狨鼠,卷尾猴,蛛猴。树懒,小食蚁兽,南美貘,吸学蝠,蜂鸟,麝雉,森蚺等。非洲有大猩猩,黑猩猩长尾鲮鲤,倭河马,太阳鸟,避役等。亚洲有猩猩,长臂猿,眼睛猴,蜂猴,猕猴,巨松鼠,绿孔雀,蟒蛇,巨蜥,树蛙等。澳洲有树袋鼠,袋貂,树袋熊,食火鸡,极乐鸟等。

热带雨林气候- 降水

热带雨林气候的降水热带雨林气候的降水类型多属于对流雨。热带雨林气候是赤道南北常年高温、潮湿和多雨的气候。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亚洲和大洋洲从苏门答腊岛至新几内亚岛一带。 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常年高温,气温变化小。太阳一年两次直射地面,辐射强烈,昼夜长短差别很小。一年内各月的平均气温在24―28℃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18℃,绝对最高气温很少超过35℃。气温年较差一般不超过5℃,而日较差可达lO―15℃。全年多雨。

南北两个半球的信风气流在赤道地区辐合上升,地面风力较弱,湿润气流上升容易成云致雨。终年潮湿,相对湿度大。年降水量一般为1,500―3,000毫米。气候变化单调。在赤道气团控制之下,全年都是夏天。一般早晨晴朗,午前炎热,午后下雨,黄昏雨歇,天气稍凉。

热带雨林气候- 代表区域

如南美洲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区,非洲刚果盆地热带雨林区等.

热带雨林气候- 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最大热带雨林气候区亚马逊平原热带常绿雨林在世界同类型地区中,亚马逊平原的热带常绿雨林不仅面积最广,而且发育也最为充分和典型,这是由于亚马逊平原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结构,使它具有特别有利于该类型发育的现代气候条件,另一方面也与它发育历史悠久、在形成过程中自然地理条件相对比较稳定有关。 南美洲的亚马孙雨林(60%面积位于巴西)位于亚马孙盆地,是全球最大的雨林,其面积比欧洲还要大,有700万平方千米。占地球上热带雨林总面积的50%,达650万平方公里,其中有480万平方公里在巴西境内。它从安第斯山脉低坡延伸到巴西的大西洋海岸。茂密的热带森林,这里自然资源丰富,物种繁多,生态环境纷法复杂,生物多样性保存完好,被称为“生物科学家的天堂”。但在过去30年,巴西政府将亚马孙州转为工厂区,及资助道路兴建计划、住屋及工业发展。 亚马孙平原的野生动物种类非常繁多,而且数量丰富。19世纪末,根据一位英国自然学者的统计,共有14712种动物,其中8000多种尚未为人所知,现在已知的动物和鸟类超出了10万种,还有至少27种甲虫。可能另外还有几百万种正等待着人们去发现。 亚马孙平原的土著人居住在这里已有几个世纪。但大约500年前欧洲人来到这里后,许多土著人便沦为奴隶、死于疾病或被迫放弃他们传统的生活方式。这里的雨林现正处于严重的危险之中,因为人们为了开辟土地来种庄稼,或饲养牲畜来供应美国的肉类市场,正以惊人的速度对它滥伐滥砍! 亚马孙热带雨林却并没有因为它的富有而得到人类的厚爱。人们从16世纪起开始开发森林。1970年,巴西总统为了解决东北部的贫困问题,又做出了一个最可悲的决策:开发亚马孙地区。这一决策使该地区每年约有8万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坏,1969至1975年,巴西中西部和亚马孙地区的森林被毁掉了11万多平方公里,巴西的森林面积同400年前相比,整整减少了一半…… 热带雨林的减少不仅意味着森林资源的减少,而且意味着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恶化。因为森林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消减污染及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 亚马孙雨林对于全世界以及生存在世界上的一切生物的健康都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