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武汉杂技厅(梦幻九歌)介绍
来源:
武汉旅游景区
景区:
武汉杂技厅(梦幻九歌)
编辑:客运站
景点
武汉杂技厅是一座以表演杂技、马戏为主,兼具大型文艺演出、音乐会、服装表演、小型体育比赛等多功能的现代化文化娱乐场所,也是全国第一个现代化的杂技厅,1987年动工兴建,1992年建成开放。
杂技厅座落于市中心的汉口建设大道与台北路交汇处, 圆型主楼如一朵盛开的菊花,以其独特的风格成为武汉市城市建筑中一颗耀眼的明珠。这里交通畅达,北连新建的五干道,距汉口火车站仅两公里;南临解放大道,可通往市内繁华商业区;西经青年大道直达长江一桥;东至黄浦路可通长江二桥。
杂技厅总占地面积27000余平方米,主厅内设观众席近3000个,圆型舞台直径17.8米,面积255平方米,表演空间高达21米,是标准的杂技马戏演出场地。演出厅外环是上下两层的休息厅,使用面积2000平方米,设有贵宾休息室。与主楼相连的附楼设有演员候场间、道具间、高级化妆室,大小兽房、兽医房、训兽房等设施。
广场占地面积近7000平方米,草坪近5000平方米,可举办多种形式的文艺演出,被市委命名为“杂技戏曲文化广场”。
作为我国最大的杂技马戏表演场所,武汉杂技厅填补了我国无国际杂技比赛场的空白。自建成以来,该杂技厅已成功地承办了三届国际杂技艺术比赛和许多大型文艺演出、拳击比赛,以其先进的设施和优良的服务受到国际国内演出团体的高度赞誉。
梦幻九歌 简介
《楚辞•九歌》系屈原为祭神乐歌而作,共十一篇。在作品中,作者悼念和颂赞了为国捐躯的将士,也描写了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其浪漫情怀紧随作者的思绪,以阴阳对称的手法汨汨流淌。诗歌意境颇具独到之处,文化资源底蕴如同丰厚的富矿,取之不竭。
根植于荆楚大地的武汉杂技团即以此为题材,创作出一台大型楚文化神幻杂技秀《梦幻九歌》。在宗教仪式、人神关系的迷雾下,一幕幕风云变幻、起伏跌宕、曲折复杂的人间活剧在杂技舞台上展开。
在《梦幻九歌》里,我们看到有真切英勇、血肉鲜明的人,有爱恨交织、愁肠百结的神,有大起大落、风云变化的迎送,也有诡异莫测、辗转扑朔的离合。杂技坚韧的生命情调和突破极限的超自然性,契合了《梦幻九歌》体能的、灵性的全情投入。从神坛祭祀仪式,穿越天地界限,从愿望福祉的原点到达亦梦亦幻的精神桃花源。
第一幕 东皇太一(女子柔术)——迎神之初
“东皇太一”在楚人中是东方最尊贵的天帝之神。楚人邀神降临,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翩翩起舞。
第二幕 云中君(流星、转碟)——神之将至
云中之神为一男性,号“云中君”,古代耕民虔诚的期盼云神并对其奉礼赞颂。
第三幕 湘君湘夫人(绸调)——神之降临
在楚人心目中湘君、湘夫人是一对配偶神。二人相思相慕,尽展神之浪漫情怀。
女: 心如湘水
梦似眼泪
男: 伊在水中央
何时梦回
女 何时君归
夫复何悲
男 若相会
洞庭水可退
心远去心如湘水
梦难续梦有眼泪
但愿苍生一醉
醒来望青天在水
我梦见前生相会(手中有芷草香兰)
我怕是昙花的美(思念你从未敢言)
我不要神仙故事
只要能爱到不悔
第四幕 大司命(大球杠杆、狮子舞)——神之终始
楚人以为人之寿夭必有神灵主宰,大司命是管人之生死的寿命之神,因而奉祀大司命。
第五幕 少司命(集体顶碗)——神之迷狂
少司命是主宰儿童命运的年轻貌美的女神。女神对人类的关爱和恋情,深深让楚人眷恋。
第六幕 东君(钻圈、吊环顶技)——神之光芒
东君是楚人心中的太阳神,他正直、勇武、刚强、豪迈、多情,受到人们的祭祀和礼赞。
第七幕 河伯(空竹、草帽)——神之灵性
河伯本指黄河之神,至战国时代人们把各水系的河神统称河伯,成群的鱼虾水族簇拥着河伯为他护驾。
第八幕 山鬼(绳上技巧)——神之孤独
山鬼系传说中的巫山女神,因未获天帝正式册封为正神,故称之山鬼。多情的女山鬼,乘坐赤豹,在丛林中期盼着思念的人。
第九幕 国殇(大跳板)——神之人像
《国殇》是祭祀为保卫国土战死沙场的楚国将士的祭歌。诗人为之发出了“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的哀悼之声。
交通
乘坐公交102.208.412.46.59.522.550.560.563.580.597.60.610.70706.719.801.808路公交车到鄂城墩站下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