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副教授许晓岗带领的调研团队,意外发现了几十丛的茶藨(bio)子。南京现冰川纪植物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南京现冰川纪植物
在对栖霞山国家森林公园进行生物多样性普查时,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副教授许晓岗带领的调研团队,意外发现了几十丛的茶藨(bio)子。这些茶藨子为冰川纪侥幸存活下来的孑遗植物,因稀有及药用价值巨大,堪称“植物大熊猫”。
根据江苏省林业厅的要求,栖霞山国家森林公园前不久展开了新一轮生物多样性普查。在对植物资源地毯式普查的过程中,景区委托普查单位南京林业大学调研团队在栖霞山风景区的一处山坡上,发现了几处叫不上来名字的野生灌木丛。调研人员随即将灌木丛取样带回学校检测。
“经过鉴定,确定那片灌木是从冰川纪延续下来的物种,学名叫‘冰川茶藨子’。”许晓岗介绍,此次发现的茶藨子处于纯野生状态,堪称“植物中的大熊猫”。当时发现的那片茶藨子位于景区的一处山坡上,游人稀少,整个植株呈丛生状态,枝条细而长,高60厘米左右。
为何如此珍贵的茶藨子会“落户”栖霞山?“这应该是鸟儿迁徙带来的结果。”许晓岗说,鸟儿冬季南迁从北方携带了茶藨子的种子和果实,而栖霞山是鸟儿过江从江北到江南的第一站,不少鸟儿会在此“安营扎寨”。
许晓岗建议,景区接下来应对茶藨子进行就地保护。对此,栖霞山风景区相关人士也表示,景区将对该片茶藨子就地进行原生态保护,尽量减少人为干预。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对南京现冰川纪植物的情况应该都清楚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身边的朋友对南京现冰川纪植物要是有兴趣的话就可以互相普及下了。
客运站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
相关阅读
热门热点与投诉推荐更多
最新汽车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