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一头中华白海豚搁浅在深圳内伶仃岛南湾海滩上,搁浅的中华白海豚身长约一米,重约200斤。被发现时,中华白海豚身上已有多处被割伤的痕迹,最终支持不住死亡。经过几个小时的暴晒,白海豚身上多处的表皮已脱落。
对于白海豚身上的多处伤痕,知情者称,白海豚应该是在早上潮涨的时候进入了浅海区域,但由于退潮后,附近海域成片蚝排挡住了它的去路,白海豚被困在浅海难以再出去,加之被蚝排割伤,因此被海浪冲上了海滩。深圳渔政支队的相关工作人员到达现场,随后在距离沙滩不远的石堆处用铁铲挖出大坑,将白海豚进行埋葬。
中华白海豚(学名:Sousa chinensis),属于鲸类的海豚科,是宽吻海豚及虎鲸的近亲。很多市民及渔民均以为中华白海豚是一种鱼类,其实它们和其他鲸鱼及海豚都是哺乳类动物,和人类一样恒温,用肺部呼吸、怀胎产子及用乳汁哺育幼儿。
中国的最早的发现纪录是在唐朝。清朝初期,广东珠江口一带称它为卢亭,也有渔民称之为白忌和海猪。虽然名为“白海豚”,然而刚出生的中华白海豚体呈深灰色,年青的会呈灰色,至于成年的则呈粉红色。
中华白海豚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印度洋,常见于我国东海,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素有“美人鱼”和“水上大熊猫”之称。
客运站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
相关阅读
热门热点与投诉推荐更多
最新汽车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