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3年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时速350公里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在2015年6月30日正式下线。中国标准动车组下线,标志着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什么是中国标准动车组
中国标准动车组是指研制以自主化为标准、以标准化为前提、以需求为牵引来开展的正向设计的创新过程。首先在充分调研总结已经有动车组运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运用的一些需求,如要持续高速运行、长距离、开行密度较高、载客量较大,以及高寒、多雪、高原风沙、沿海湿热、桥梁隧道、无砟轨道以及雾霾、柳絮等条件,融汇既有技术平台的优点来开展顶层设计,提出了动车组总体的技术条件。通过这样的一设计,就形成了我国标准动车组的整个研制过程。
6月30日中国标准动车组下线
中国标准动车组下线,时速350公里!6月30日,历时3年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时速350公里的中国标准动车组下线,在北京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环形试验基地展开试验工作,这标志着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据悉中国标准动车组下线,南车北车各有一辆,目前尚不清楚技术上有没有什么区别。对于普通乘客,中国标准动车组下线意味着人人都能享受头等舱待遇啦。
中国标准动车组特点
中国标准动车组在环保、节能、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进一步提高安全冗余等方面加大了创新力度,具有创新性、智能化、安全性、人性化、经济性等特点。
中国标准动车组 提供无线wifi服务
人性化方面,动车组提供无线wifi服务。乘坐空间增大,二等座座椅间距统一加大到1.02米,一等座椅间距统一加大到1.16米。安全性方面,增设地震预警系统,当接收到地震报警时,列车自动施加紧急制动。动车组设置脱线安全防护装置,构建高速铁路三级脱线安全防护体系,最大程度降低异常灾害下的人员财产损失。
中国标准动车组通过创新设计,实现不同厂家生产的相同速度等级动车组能够重联运行、不同速度等级的动车组能够相互救援,使运营组织更加灵活,提升动车组的利用效率,降低运用成本。同时,通过零部件统型设计,实现零部件通用互换,打破动车组零部件的供应垄断,减少备品备件数量,降低动车组购置及检修运用成本。
中国标准动车组智能化程度高。建立感知系统的传输通道和智能判识的网络,采用TCN和高速传输以太网的双重冗余设计的网络控制系统,可实现收集各监测点信息,并根据预先设定的判据实时诊断故障。此外,还采用4G通信技术实现远程数据传输,可在地面实时获知车辆状态,提升地面同步监测,远程维护能力。
列车智能系统实现在列车运行时实时感知列车的状态,包括安全性能、环境信息(如温度)等,并对列车各部件的运用工况进行记录,为列车系统和部件的健康管理和全方位、多维度的故障诊断及维修提供支持。
中国标准动车组 增设地震预警系统
增设地震预警系统,当接收到地震报警时,列车自动施加紧急制动;加装列车跟踪预警装置,可获取本车与前车间隔距离,当距离接近时,实施预警提示,同时将本车车次、速度、位置信息实时无线传输给地面预警服务器,以供后车预警。设置脱线安全防护装置,提高动车组被动防护能力,构建高速铁路三级脱线安全防护体系,最大程度降低异常灾害下的人员财产损失。设置碰撞吸能装置,提高安全性。
中国标准动车组下线网友热议:
@得空看闲聊:模样不重要,安全才好。
@折以时记:先点个赞,毕竟高铁在我国刚发展不久~ 外观设计还是略渣阿…感觉像某型号的劣化版 所以没有眼前一亮
@小米哩先生:你说的320公里以上的日本新干线都是磁悬浮,磁悬浮没有商业营运的都是测试,我们这型号车是400公里时速的,不是磁悬浮,实际运行为求安全降了50公里每小时
@骑行布达拉0o:我是一名高铁人,骄傲。
客运站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
相关阅读
热门热点与投诉推荐更多
最新汽车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