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口炮台 反抗侵略的前哨阵地

  • 2013-04-10 15:09:04
  • 来源:客运站
  • 点击次数:190

“南有虎门炮台、北有大沽口炮台”,大沽口炮台早期设防要追溯到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大规模设防修建炮台始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7年),大沽口炮台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的前哨阵地。

历尽沧桑的大沽口炮台

主要景点分为大沽口炮台遗址、大沽口炮台遗址纪念馆、大沽口炮台遗址纪念馆“威”字炮台、大沽口炮台遗址历史陈列馆。 大沽口炮台遗址于1988年 1月13日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又以“海门古塞”之誉列为天津市津门十景之一。 1858年1月、1859年6月、1860年 8月、1900年,四次惨烈的大沽口保卫战记录了中国人民与西方列强不懈抗争的历史,大沽口炮台的失陷,导致清政府在1901年 9月 7日与英、美、俄、德、意、日、法、西、比、荷等十一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废去大沽口及直隶各处炮台”,大沽口炮台从此被拆毁,失去了抗击外来侵略者的能力。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