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茶,敬茶,敬香茶》
写完《心动了我的奶酪》,一发不可收拾地产生写茶的冲动。同样是嗜好品,二者虽迥然不同却殊途同归,归结于佛法的“一期一会”。
我有两腋之下习习生风之切身体验的,一是在杨家溪蝶泳(详见拙作《月亮是不会没有的》),二是饮茶。
对于茶,高山仰止四个字才能形容我的崇尚之情。虽然我早就每日不可无此君,而且将遍访各地名茶作为旅游时不可或缺的命题,但是,我绝不敢称自己已经登堂入室,我永远只是门外汉。甚至连门在哪儿都摸不到。
所以,我从来拒绝带热衷红尘的团组参观日本茶道,不管他们兴趣多么浓厚。首先在茶道后面加上表演二字就很荒唐,何况苦寂与枯寂的禅境界非炙手可热的显贵们所能欣赏。
茶道另论,茶是我们中国人的饮料,口干解渴,惟茶是尚。作为茶的鼻祖,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茶,凡是有茶的地方就有中国人。人无贵贱,谁都有份,上焉者细啜名品,下里巴人牛饮茶汤,再次的破店,也能端上一壶满天星随壶净的高末儿来。茶是开门七件事之一,乃人生必需品。至今招待客人时仍然常说“粗茶淡饭,不成敬意”,茶是放在饭的前面的。
家乡福建以产茶闻名遐迩,茶叶品种繁多,各有擅场。
孩提时每年夏天都帮着摘茉莉花窨茶,弄子里茶香花香,郁郁菲菲。茉莉花窨过的茶叶,临卖时再抓一把鲜茉莉花放在表面上,所以叫做双窨。不过,花茶大多烘干打包捆栽运到北方求售,剩下来的茶梗与碎末才是家人饮用之物。
外婆家一直有一把藤提手的朴实厚重的素烧陶大茶壶,作绿豆色,粗糙耐用,每天要解渴就从里面自己斟,有香片之浓馥,兼龙井之苦清。印象中总也斟不完,好像大茶壶底生了泉眼。现在这种陶茶壶早已绝迹,我很怀念。
至今不管喝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还是西湖的龙井、六安的瓜片、四川的沱茶、云南的普洱、洞庭的君山,我还保持着非土陶壶不可的习惯,看到别人用瓷器、玻璃杯、保温杯或磁化杯泡茶,便忍不住暗暗摇头,替茶叶叫屈喊冤。
虽打小喝茶长大,但茶叶成为我的嗜好品,却该归功于台湾冻顶乌龙茶。
现在冻顶乌龙名震中外,处处标榜冻顶,事实上哪有那么多的冻顶?当年尚无名气,我仅仅对“冻顶”这两字甚喜,便不多笑话台湾原本只是福建茶胚的代加工点,只能替福建打打下手。
没想到这罐冻顶乌龙味品清新不俗,彻底摧毁了我对茶叶的饮食观。从此,我向不擅此道的朋友推荐饮茶时,入门一定选择台湾茶。台湾茶致力于工艺改进,气味芳洌清绝,很适宜迅速吸引对茶叶没什么兴趣的懵懂者。打个比方您可能更好想象,台湾茶在福建茶基础上的改良,就好比女子十二乐坊或陈美的小提琴。
茶也能喝出美味来。比如日本的蒸青茶,我初品时喝出味精的淡淡味道,很是惊愕。后来找出玉露茶的成分分析表,发现谷氨酸的含量挺高的,味精主成分就是谷氨酸钠,难怪!
茶之以浓酽胜者莫过于安溪茶与武夷岩茶。历史典故与品种特色无需我人云亦云鹦鹉学舌。此类茶如嚼福建特产的檀香小橄榄,舌根苦涩却厚味变幻无穷无尽,后味甘洌清爽。数巡过后,好像是越喝越渴,越渴越喝,欲罢不能。
不过,此类茶对水与温度、对冲泡方法、对茶壶茶盅均极考究,也正因为如此,每次都不会是完全一样的味道。这,就是篇首殊途同归的“一期一会”。
苏东坡揶揄的联子“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倒不能怪出家人势利。夙好牛饮之茶客,自不便奉以大红袍、观音王;而精研茶经之雅人,又断不肯尝试那高末茶砖。酒楼油腻不净的茶水,温吞混沌,上面泛着白沫如啤酒,或漂着油彩如汽油,这固然让人恶心,但是主人奉献名茶一盏,而客人并不懂欣赏,轻咂一口,盅缘并不留下芬芳,留之无用,弃之可惜,这也是一大憾事。
古时送礼有“新茶陈火腿”之说。火腿要陈年的好,茶却越新越好。因为茶极易吸异味吸水份,还容易被氧化,劣化进程极快。现虽有真空小包装可以防止被氧化,但内部劣化依然。
因为对新鲜的苛求,我收到那些包装精美、高贵隆重的茶叶礼品时,无一例外地原封不动转送别人。而自己正享用着的茶叶,如果有客人品茗时夸声好,我立即举以相赠,请他带回去,好让我心安理得再去买更新鲜的茶叶。
不过,清明春茶才是头一番茶,秋茶再新,味道也次多了。至于有的茶采到四番为止,那等茶汤,大概只有患消渴病的人才会为它唱赞美诗了。
学茶经不容易,卖茶也不容易。在丽江古城,茶叶铺琳琅满目,都沾了茶马古道的光环。不过,经营那些茶叶铺的几乎清一色是我的老乡,已经没有正本清源的丽江茶了。更过分的是西湖龙井村,村民们大都把自己的农家租给外来户经营假冒龙井茶,西湖产区的茶叶竟不到一成。
多次在武夷山购茶,大量生产,佳者不易得。找业中之翘楚或门庭若市又无导游举旗恬噪的茶店,不问价钱,但论自己喜欢的品味,特别是不必多买才是铁则。
对于喝奶茶、冲泡茶马古道千里迢迢运来的茶砖的部族来说,茶叶是他们生存的必需品。人体每日所需的维生素就靠茶来稳定供应。基于此认识,我从不试图去欣赏奶茶或茶砖。因为能吃得上山珍海味的人,为什么要去啃压缩饼干呢?
我至今没学会欣赏的是普洱茶。我相信它的功效,它本来该归入我的《闻香识旅人》发酵食品一类,因为它严格说来已经不是茶,至少说不完全是茶。具体原因详见拙作《吃茶》篇。
至于方兴未艾的陈年普洱茶的炒作,完全是台湾人商业运作的老套手法,自欺欺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