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吴哥到小吴哥(吴哥窟这才是实际意义上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只有相距十分钟车程。当车转了两个弯,五座莲花蓓蕾形为一体的圣塔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它活像五支饱满的巨型玉米,直指天空,显示出它的与众不同的神明。它不只是一座荣耀的神祗庙宇,它是一个雕刻出来的建筑群,它像一座城堡一样屹立在那里。它的前面有宽阔的大草坪,两旁有碧波荡漾的湖水,湖中飘动着从古到今都让人神迷心醉的浮萍和紫莲,在夕阳的映照下整个吴哥窟的金色的倒影在水中。庙宇的外面还有一条将近10米宽的堤路。它直通庙宇两旁有庞大图书馆建筑的大门,堤路的两边也都躺卧着巨大威严的那伽蛇神像,它的头如同佛掌一样远远伸开。不过人们的目光总是从这里漫游过去,甚至并不流连于 吴哥窟入口处那顶端花蕾般的圣塔顶,而是转向一旁突兀直立的棕榈树,它那婆娑的枝叶在摇曳,那是这里几百年前留下的生命痕迹。
吴哥
从历史上追溯;建立这座伟大寺庙的高棉国王是神勇善战的苏利亚瓦尔曼二世。他于1113年即位后便积极开拓疆土,兴兵占领邻国国土,领地跨越马来半岛东海岸等地。但他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造就了吴哥窟。当你走进这宫殿般的寺庙里,和埃及,希腊看到的古迹完全不一样,所有的雕刻内容上,你是很少能看到这个国王的丰功伟绩,它表明这里的国王是个真正意义上的佛教领袖,而这里的百姓几千年都虔诚的信仰佛教。如果你是一个了解佛教历史的人,到了吴哥窟你就可以非常清晰的理解这里面雕刻的东西,而我却只能从这些雕刻艺术中知道什么美什么是人类的奇迹。
和中国古代寺庙的布局完全不同的是;中国佛寺不论规模地点,其建筑布局是有一定规律的:平面方形,以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本寺主供菩萨殿——法堂——藏经楼这条南北纵深轴线来组织空间,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沿着这条中轴线,前后建筑起承转合,前呼后应。中国寺庙的建筑之美是响应在群山、松柏、流水、殿落与亭廊的相互呼应之间,含蓄温蕴,展现出的是组合变幻所赋予的和谐美,但无论如何你一眼就可以认出那是寺庙,供奉的是佛与神。而吴哥窟却给你感觉非常的生活化,和艺术化,你一点也看不出它就是单纯祭祀,朝拜的寺庙。它既有东方宫殿般的建筑又有你只能在西方宫殿里看到的各种浮雕并且手法更加细腻,精美。
吴哥窟的每个平台的周围都有面向四方的长廊,连接着神殿、角塔和阶梯,处处皆是那些美不胜收的浮雕艺术,即使长廊的墙上也全都刻有描述古代印度神话故事的浮雕。在回廊的内壁及廊柱、石墙、基石、窗楣、栏干之上,都有浮雕。内容主要是有关印度教大神毗湿奴的传说,取材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及印度教神话《乳海》,也有战争、皇家出行、烹饪、工艺、农业活动等世俗情景,装饰图案则以动植物为主题。其中围绕主殿第1层台基的回廊被称为“浮雕回廊”,长达800米,墙高2米余,壁面满布浮雕。东壁的搅乳海图,北壁的毗湿奴与天魔交战图,西壁的猴神助罗摩作战图等,均描绘神话故事;而南壁西半部的苏利耶跋摩二世骑象出征图则为世俗题材。这些浮雕手法娴熟,场面复杂,人物姿态生动,形象逼真,且已采用重叠的层次来显示深远的空间,堪称世界艺术史中的杰作。
吴哥窟外墙内侧保留尚好的天女(Apsara)浮雕墙是吴哥窟最扣人心弦的景点之一。这些呈现舞蹈形态的天女雕像都裸露上身,头戴华丽的头冠,显得雍容华贵。浮雕造型各异,有的拈花微笑,有的翩翩起舞,姿态之优美、雕功之精巧实在令人惊叹。最特别的是呈现在天女雕像脸上神秘的微笑,比起让西方人迷醉的蒙娜丽莎的微笑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细细浏览着这些艺术,只觉得四处的浮雕仿佛都舞动了起来,周遭仿佛弥漫着花香、笑语。除了墙外的仙女引人侧目,处处可见精美细腻的刻画,有时是在柱子上,有时是在墙角上。有凸出的、也有凹入的,甚至是两者交替的作品也都不难发现。就连走廊上的窗子,也是以小石柱作栅栏,当阳光透过窗子洒入长廊,更融合出一种人文与自然交错的美感。
吴哥窟是坐落于人间的天堂,吴哥窟是世界上最大的寺庙,整座建筑的结构源自印度神话中“宇宙”的概念,位于中央的尖塔象征着世界的中心,也是太阳神梵天畀湿奴所居住的圣山,并被代表东西南北四向的四座尖塔所环绕;四周的护城墙仿自喜马拉雅山峰,围绕着大地;大地之外是由宽190米、长5.2公里的壕沟所环抱着,象征的是无垠洁瀚的大海。
吴哥文明的建筑之精美令人望之兴叹,然而却在15世纪初突然人去城空。在此后的几个世纪里,吴哥地区又变成了树木和杂草丛生的林莽与荒原,只有曾经辉煌的古城隐藏在其中。直到19世纪亨利.穆奥发现这个遗迹以前,连柬埔寨当地的居民对此都—无所知。按说任何—个民族的文化都应有它的延续性,何况吴哥是—个曾经繁荣过600年的王朝,但它的文化竟一下子就忽然中断、忽然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有人把这归于外敌的入侵,但外敌入侵可能导致王朝的改朝换代,却无法使民族的人民统统消失。据考察,在吴哥地区过去曾有一百万人口以上居住,这个民族和这些人们到底到哪儿去了呢?这到现在也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谜。